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國家,有不同的民族和信仰,即將來到新加坡學習工作的小夥伴如何才能更快的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呢?在各當地人打交道時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圖片來源:網絡
喜好
1、新加坡人酷愛花草,偏愛鳥類,飼養鳴禽十分盛行。
2、他們特別講究衛生,喜歡沐浴,愛穿綢料衣服。
3、新加坡人對吉祥字、吉祥圖畫等都有特殊的感情。比如對「喜」、「福」、「吉」、「魚」字都非常喜歡,認為這些字都預兆著吉利。
4、他們偏愛紅色,認為紅色艷麗奪目,有激勵作用。他們還把紅色看成是莊嚴、熱烈、刺激、興奮、 勇敢和寬宏的象徵。

圖片來源:網絡
禁忌
1、新加坡人不喜歡 「7」,認為 「7」 是個消極的數字。
2、對 『『恭喜發財」之類的話反感,認為這有教唆他人發不義之財釀思,是挑逗、煽動他人損人利己的有害言語。
3、忌諱烏龜,認為這是種不祥的動物, 給人以色情和污辱的印象。
4、大年初一掃帚必須都收藏起來,絕不許掃地, 他們認為這天掃地會把好運氣都掃走。
言談舉止
1、適於談論的話題有旅遊經歷、所到國家的見聞以及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狀況。
2、他們忌諱有人說髒話,認為無論怎樣出現的髒話,都會對下一代產生壞影響。
3、在新加坡進行貿易談判時,不要翹二郎腿,否則將破壞成交機會。
4、新加坡街道和其他場所都保持得非常整潔,亂扔東西會受到嚴厲處罰,所以要注意不隨地扔 垃圾。

圖片來源:網絡
信仰忌諱
伊斯蘭教為新加坡的國教,華人中有部分信奉佛教,另外還有少數人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伊斯蘭教禁食豬肉,忌諱使用豬製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話題;在進入清真寺前要脫鞋。
民族風情
1、華人族
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據著突出地位,從語言和食物到娛樂和節日,莫不如是。中華文化較能表現在倫理道德觀念上,這種觀念在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中繼續保存。家祖宗舍的創立,可以維持鄉黨友愛的互助精神。

圖片來源:網絡
2、馬來族
在最早來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裡的其他族群。大多數馬來族人都是穆斯林,他們的主要節日是開齋節和哈芝節,這也是緊密團結的馬來族人齊聚一堂,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他們的文化與宗教傳統的重要節日。馬來文化表現在宗教思想上,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則維繫著他們生活的安分與團結。
3、印度族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印度的文化與他們的宗教思想關係密切,印度人的生活很儉樸,但對於廟宇的建築則非常講究,各種的雕塑都精緻無比。同時這裡的印度族節日多姿多彩、歡快活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