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鳳梨被大陸禁止!新加坡台商出手進口25萬噸!有救了

2021年03月16日   •   3萬次閱讀

中國大陸自3月1日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鬧得沸沸揚揚。

通知一出,對岸譁然,命之為「鳳梨風暴」

2020年,台灣鳳梨及鳳梨製品出口中國大陸4.5621萬噸,占全台鳳梨出口量的91.3%,近三年鳳梨平均外銷量為4.3萬噸,其中中國大陸吃走了其中95%的部分。

通知一下,意味著這多出來的4萬噸,需要台灣自己想辦法解決。

見此事,新加坡本地台商果斷出手相救!3月10日發起「買鳳梨挺台灣農民」,共採購了逾25公噸台灣鳳梨。

本地台商洪瑛蓮表示,因為她本身是經營蔬果進出口貿易,自2月27日得知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後,新加坡台商群組裡邊自發性發起團購台灣鳳梨,且後台商們也同心協力號召,因此反應相當熱烈,甚至有年輕人自發性發起團購台灣鳳梨。

據了解,這批鳳梨本月10日才從台灣啟航,預計一周後才會抵達本地。

01. "台灣鳳梨"到底該怎麼辦?

台灣鳳梨產量大,如今又失去了大陸的出口通道,但台灣方面似乎已經解決了問題。

台灣名嘴黃創夏,有理有據地給出了開頭這個聽起來就胃疼的建議:

今年預計島內鳳梨產量43萬噸,除下2300萬人數,一人一天18公斤(鳳梨按3公斤一個的話,約6個)。

在黃名嘴眼裡,這事兒操作起來並不難,還順帶講了一句順口溜:「數字會說話,我們不用怕。」

類似的建議,台灣水果業主也提了。

「就算是5萬噸吧,也就3000多萬顆鳳梨,台灣人每天只要吃1-2顆,就能賣完。」

部分貼心的,還考慮到小孩子的消化問題,於是用台灣20歲以上人口即1900萬人來測算,大約得出平均一位成年人多吃1.5顆,就可以消化多出來的這些鳳梨。

但實際上呢?

在黃名嘴給出「科學建議」後,台灣一位小姐姐自告奮勇進了10公斤鳳梨(10顆),直播吃鳳梨,最後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如果一日三餐都吃帶有菠蘿的菜品,KPI定死1公斤一天的話,也就比黃名嘴多吃個幾天。

但問題是,誰受得了天天吃菠蘿?

02. 其他各地還在進口嗎?

據海關數據,中國大陸每年進口菠蘿25萬噸左右,其中從台灣運來的不過4.5萬噸,也就差不多五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咱們自己的農戶年產菠蘿都達170萬噸,光廣東省徐聞縣一地就年產70萬噸,號稱「菠蘿的海」!暫時掐了台灣這條4.5萬噸進口線,對大陸吃貨總量將近200萬噸的餐桌來說,幾乎沒啥影響。

中國各省鳳梨產量盤點

據島內數據,去年台灣地區出口生鮮冷藏菠蘿45621噸,產值約16.4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3.8億);其中向大陸出口41661噸,產值約14.9億元新台幣,約占總出口產值的91%。

其餘向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出口的菠蘿加一塊,不到銷往大陸的一個零頭。

2月26日、27日兩天,蔡英文連續發推,稱大陸禁止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後,又「不公正地」盯上了台灣菠蘿;同時以地區領導人身份帶貨,請海外網友多吃菠蘿救急。

蔡英文的文案內容還不錯,翻譯過來很有街邊小販吆喝感: 吃台灣鳳梨啦!夾刨冰里好吃,做蛋糕里好吃,哪怕直接切兩片也美滋滋!

只可惜,為什麼小蔡的文案有英文、有日語,唯獨沒有中文?看來是把日本和英語國家當成了大客戶,但日本每年進口台灣菠蘿不過2100噸,杯水車薪…… 至於美英澳新嘛,根本就排不到台灣出口排行榜上。

台灣農業網紅「Linbay好油」查詢了台灣出口機構數據,發現去年台灣菠蘿出口澳大利亞不過56公斤,一個魚鱗袋就能裝完。

其實說到底,台灣方面,還是沒有正視或者說不願意正視「鳳梨風暴」暴露的真正問題。

經濟學上有個名詞,特別適合解釋台灣當下的情況——淺盤子經濟。

它指的是一個幅員有限且相對缺乏自然資源的經濟體系,由於經濟基礎不夠渾厚,因此缺乏吸收震盪的能力,如同一個淺盤,稍有震盪即產生經濟波動。

這是大多數海島型地區的宿命。

破解之法,其實郭台銘和韓國瑜當年在參加台灣地區大選時,都說過:

郭法:

「國防靠和平,市場靠競爭,技術靠研發,命運靠自己。」

韓法:

「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中國大陸,努力靠自己。」

而如今,台灣生鮮鳳梨競爭力遠不及菲律賓,罐頭這塊,早已被更低價的泰國取代。

若是做市場,面對自己最大的市場,也並沒有守好品質這一關。

早在2015年,銷往中國大陸的鳳梨占比達89%,廈門檢驗檢疫局就發布警示,指出台灣菠蘿中存在農藥超標問題。

如今唯有加強檢測檢疫才是解決之道,台灣方面必須先拿出實際成績來,再依照兩岸經濟合作協議重回談判桌前,才是拯救農民的根本之道。

況且問題實際確實發生在台灣省這邊,就算是民進黨硬拗說水果輸出合格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那就是還有不合格產品。

最慘的是今日是鳳梨,明日還有蓮霧、芒果、芭樂、釋迦、香蕉,都有可能遇到蟲蟲危機,不儘早亡羊補牢實在不智。

至於很多揚言要棄大陸市場而求其他的,也有媒體報道打臉:

水果是容易腐爛的商品,捨近求遠銷往美國可能路上就爛光;日本市場早有菲律賓水果稱霸,台灣水果根本是已經打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本身也是熱帶水果的產地,怎麼會反而來和台灣買。

鳳梨風波還在繼續,後面會怎樣發展,我們靜觀後續……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