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演變,家族辦公室作為財富管理和傳承的重要機構,其投資策略和業務模式也在不斷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聯合安永大中華區家族企業服務團隊發布了《2024年大中華區家族辦公室現狀調研報告》,全面剖析了大中華區家族辦公室的投資多元化趨勢、慈善事業參與情況以及面臨的主要挑戰。
報告對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地區48家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53家聯合家族辦公室(Multi Family Office)以及59個潛在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用戶進行了問卷調研。其中,有29%的受訪者擁有多地的多個辦事處,51%的受訪者在香港設有辦事處,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的辦事處以24%和14%緊隨其後。

根據報告,香港和中國大陸以21%的投資比例並列成為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的最大投資市場,北美以20%的比例稍稍落後。此外,歐洲和亞太地區也分別吸引了15%和13%的投資份額,家族辦公室的投資視野拓寬到了全球範圍內。
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拓展,家辦市場的業務、投資方向和版圖拓展上也趨於多元化。股票、固定收益、私募股權和風險創投是傳統的受家辦歡迎的項目,單一家辦也有青睞另類資產和數碼資產。
在投資回報方面,報告顯示,過去三年中,四成單一家辦的平均投資回報率介於5%至9.99%之間,31%的單一家辦回報率在10%至20%區間,而僅有7%超過20%的回報率,還有4%的單一家辦出現了虧損。在受訪的聯合家辦中,有40%表示對設立單一家辦感興趣,其中56%有選址於中國大陸的傾向,香港和新加坡則各占20%。
除了投資,慈善事業的參與是家族辦公室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84%的單一家辦參與了慈善事業,但過半數家族辦公室只將不到10%的財富用於慈善。與此同時,高達93%的單一家辦進行了影響力投資,其中60%的影響力投資占比不到10%。

在服務模式上,單一家辦傾向於內部提供家庭治理、風險管理、家庭慈善和傳承規劃等服務,而對於高度專業化的服務如私募風投、家庭信託、法律稅務規劃等,則更傾向於外包或同時進行內部管理和外包。這種模式有助於家族辦公室在保持核心業務控制的同時,利用外部專業資源提升服務質量。
典型的新加坡單一家族辦公室架構,一般包括兩家公司,一家是控股公司,持有家族擁有的各類資產,另一家是管理公司(也可稱為單一家族辦公室),該公司向控股公司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管理公司可申請適用新加坡《所得稅法案》中的稅收豁免計劃,即13O計劃和13U計劃,而管理公司基於管理家族財富的需要,可聘請家族成員及當地專業投資人士作為投資經理,申請人可作為管理公司的董事,符合條件的家族成員可作為投資經理申請新加坡工作準證(EP)前往新加坡進行投資管理工作。
業務拓展與多樣化是家族辦公室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報告指出,人才招募和保留(28%)、家辦運營專業化(17%)、設計適當的薪酬制度和績效衡量標準(14%)以及在家族與非家族成員之間建立信任(14%)是管理單一家辦面臨的一系列挑戰。而對於潛在單一家辦用戶而言,如何招募可信賴的外部人才、獲取設立家辦的知識和指導、控制家辦成本是其設立家辦所需要面對的三大挑戰。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兼創世主任金樂琦教授認為,隨著人生周期變長、商業周期變短,家族企業的傳承問題日益凸顯。老一輩掌門人與新一代接班人在經營理念和職業選擇上的差異,對家族企業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他也提到香港和新加坡在家族辦公室領域的合作潛力,認為兩地在目標市場、政策和治理方針上的差異,為雙方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新加坡作為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常年的低稅優惠與寬鬆的外匯管制,一直以來都為家族辦公室提供了全球資產配置的極大便利。去年8月以來,受洗錢案的影響,新加坡金管局對家辦的審查變得更加謹慎,審查時間拉長,審查手續變得更加嚴格規範。對家辦的實際控制人、董事、代表和股東等的相關信息審核進一步提升,要求家辦確認這些人從未犯下、被指控或是犯下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