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衝突納入課程非判對錯 教長:是為灌輸同理心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將卡薩衝突納入學校課程,並不是當成歷史課來處理,也沒有要分誰對誰錯,而是志在培養同理心,促進對不同觀點的尊重。
本地學校據了解已從這個月開始,在品格與公民教育課中討論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有不少民眾就在網上反饋,質疑學校就衝突向學生傳達的內容,認為裡面幻燈片似乎只關注哈馬斯在10月7日襲擊以色列的部分,沒有解釋這場衝突的背景。
教長陳振聲昨天(25日)在接受新傳媒和新報業媒體的採訪時解釋,有關幻燈片並非課程中的全部。
「我認為你可能只看到一張幻燈片,上面寫著從10月7日以來發生的事件,但在同一組幻燈片中,前面的幾張幻燈片描述了這場衝突背後複雜而暴力的歷史。」
「而作為老師們的參考,我們還有一些更早的資料,鼓勵年長的學生閱讀並深入了解這場衝突。」
「我可以理解,有些人可能誤解了我們的立場,認為我們只從10月7日開始展示,因為我們的立場非常明確,這是一場有著悠久歷史的衝突,之前發生了許多事情。我們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理解這個背景。」
陳振聲也說,針對年紀較小的學生,相關課程主要強調對衝突受害者要有同理心;針對年紀較大的學生,課程則側重查證消息來源和理解人們的不同觀點。
部長也強調,品格與公民教育課並不單只涵蓋以巴衝突,也將目前的其他課題,包括俄烏戰爭包含在內。
陳振聲也藉此機會,感謝我國教師的專業和奉獻,並希望公眾能夠繼續給予他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