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為飛禽公園主持開幕。活動上,他從停留在手臂上的葵花鳳頭鸚鵡嘴中,接過由萬態保育集團和新加坡郵政推出的限量版紀念郵票。紀念郵票的設計,以瀕危的鳥類和鳥類棲息地為主題,包括尼格雞鳩(Negros Bleeding-heart Dove)、菲律賓老鷹和蘇拉皺盔犀鳥(Knobbed Hornbill),以及豐隆基金緋紅濕地、郭氏集團亞洲珍禽和紐格威森林。(蔡家增攝)
新加坡飛禽公園(Bird Paradise)星期三(11月15日)正式開幕。自今年5月開放以來,新加坡飛禽公園已接待超過60萬名國內外訪客,每天的平均訪客人數,比裕廊飛禽公園多五成。
根據園方提供的數據,新加坡飛禽公園每天平均接待3000名訪客,周末更是將近5000人。裕廊飛禽公園過去每天平均接待2000人。
配合開幕,飛禽公園推出新的繁殖及研究中心,以及兩天一夜「企鵝露營」(Glamping with the Penguins)體驗,為公眾提供更多樣化的遊園活動。
繁殖及研究中心位於飛禽公園的飛禽保護區(Winged Sanctuary)。訪客可參觀了解園方如何照料飛禽,包括到育雛室近距離觀察飼養員喂養雛鳥。「企鵝露營」則是付費體驗項目,公眾可在海洋網聯船務企鵝灣(Ocean Network Express Penguin Cove)的露營帳篷中度過兩天一夜。與企鵝相伴的同時,公眾還能觀賞精彩的燈光表演。
黃循財:打造我國成旅遊勝地 須有遠大目光開拓新領域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星期三為飛禽公園主持開幕儀式。他致辭時說,飛禽公園最早是由已故建國元勛吳慶瑞博士,在1960年代末提議建造的。「吳博士面對許多批評,國家當時面臨許多其他更緊迫的問題和挑戰,人們指責政府為何要花這麼多錢建造一個飛禽公園。」
但半個世紀過去,裕廊飛禽公園不只是接待4000多萬名海內外訪客的景點,更是承載許多人的共同回憶。
黃循財說,希望在投入資金打造更多景點的同時,提升遊客體驗,讓本地和外國訪客願意再次光臨。
「我們希望把新加坡打造成高度宜居的國家,同時也是吸引遊客的旅遊勝地。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遠大的目光,開拓新的領域。不過,我們得謹慎、縝密地行事。」
約1000人出席開幕式,包括飛禽公園的合作夥伴和贊助商,以及來自西北區和東南區的居民。他們與黃循財一同觀看「展翅高飛表演」(Wings of the World)。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