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新加坡和中國江蘇省的經濟關係依然表現出韌性,2022年貿易總額達到172億美元(235億新元),較2019年增長9%。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10月9日在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17次會議上,介紹上述發展。她也提到,新加坡去年是江蘇第二大外國投資者,江蘇也是新加坡投資最多的中國省份,截至去年累計投資額達294億美元。

新加坡與江蘇省科技廳將續簽去年6月共同啟動的新蘇產業創新合作計劃,以鼓勵雙方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和先進位造業等共同優先領域,進行聯合創新、共同開發解決方案。
此外,新加坡2021年在新蘇會第15次會議上推出的《專業服務公司指南》也將進行升級,加入新的可持續發展章節。該章節將包括20多家提供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發展諮詢和可持續發展設計等服務的新加坡專業服務公司。
目前江蘇企業在新加坡的投資超過370項,隨著江蘇企業進一步走向世界、拓展東南亞市場,相信新加坡的專業服務公司可以繼續支持他們的國際化進程。
新蘇雙方在會議上共簽署16項合作備忘錄,包括15項涉及可持續發展、醫療保健、專業服務、數字化、交通與物流等領域的企業合作備忘錄。

新加坡注重在中國的投資有多個戰略性的原因,這些原因涵蓋了經濟、地緣政治、市場機遇和雙邊合作等多個層面。
龐大市場機遇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國家之一,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新加坡企業通過在中國進行投資,可以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尋找更多的商機,擴大業務規模。
戰略性地理位置也是一個關鍵考量。新加坡作為亞洲地區的重要國家,其戰略性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進入亞太地區的門戶。通過在中國投資,新加坡可以更好地融入亞洲經濟體系,迅速響應和適應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
此外,新加坡追求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並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更多的機會。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參與者,成為這一多元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緣政治方面,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崛起以及其在區域和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使得與中國建立緊密關係對於新加坡來說變得愈發重要。通過在中國進行投資,新加坡能夠更好地參與和受益於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

綜合來看,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是出於對市場機遇的追求、對多元化戰略的考量、地理位置的優勢以及與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緊密合作。這種投資戰略為新加坡提供了更廣闊的商業前景和更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情況在過去幾年呈現出積極的態勢,體現了兩國之間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
直接投資
新加坡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例如,新加坡航空(SIA)通過與中國南方航空的戰略合作,加強了兩國航空業的緊密聯繫。此外,新加坡的金融巨頭大華銀行等也在中國建立了戰略性的業務合作。
金融合作
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占有重要地位。新加坡的寶馬集團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商業和住宅項目,成為了雙方合作的成功案例。
房地產
新加坡房地產開發商在中國的項目不斷湧現。比如,新加坡的淡馬錫集團通過其子公司在中國多個城市開發商業和住宅項目,為中國城市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科技合作
科技領域是兩國合作的關鍵領域。新加坡的科技公司,如Grab和Sea Group,與中國的科技巨頭進行戰略性投資合作。這種跨國科技合作促進了創新和技術知識的交流。
自由貿易協定
中新自由貿易協定為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提供了便利。新加坡的企業,如亞洲風險投資公司(ARA),通過更加開放的市場准入獲得了在中國房地產領域的投資機會。
雙向投資促進
政府層面的積極促進使得新加坡的企業更加願意在中國進行投資。例如,新加坡政府設立了「中國—新加坡(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區域合作項目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者,新加坡積極參與了相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就是一例,促進了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領域的深入合作。

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體現了深度合作和雙贏局面。通過多元化的投資項目,兩國在經濟、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緊密的協作,為雙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