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上海設立代表處,這也是金管局在北京後設立的第二個駐華代表處,標誌著新滬金融合作翻開新篇章。

新加坡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昨天上午在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發表開幕致辭時宣布了上述消息,並形容「這是新滬密切關係的證明」。他還表示,希望上海能夠成為較早和新加坡恢復航空旅行和人員流動的地區之一。
去年8月出任理事會新方聯合主席的黃循財介紹說,新加坡和上海作為亞洲重要樞紐,不僅有互補優勢,還能通過合作釋放巨大的協同效應。
他指出,上海是許多本地公司進軍中國的第一站;新加坡則是國際投資者的門戶和進入東南亞市場的跳板,兩地又皆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促進經濟和深化區域一體化方面有許多攜手合作的機會。
黃循財說,雙方在現有的金融合作基礎上應繼續深化合作,包括在資本市場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深化跨境人民幣合作以及加強金融科技合作。
除了金融領域互聯互通,黃循財還建議下來雙方應推進在交通、供應鏈以及創新等重點領域的合作。
他回顧今年冠病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儘管載客量及飛行頻率大幅下降,但雙方航空公司仍保持了航線的運營。
他說,兩國領導人最近也同意將共同努力提高新中快捷通道的利用率,以逐步恢復雙邊客運航班和人員往來。
黃循財說,作為密切的合作夥伴,希望上海能夠成為新中兩國之間較早恢復航空旅行和人員流動的地區之一。雙方可以借鑑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經驗,並就如何安全有序地加強互聯互通的最佳實踐進行交流。
在創新合作方面,黃循財表示很高興看到新加坡的初創公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與上海方面達成的合作。
今年接過理事會中方聯合主席一職的上海市市長龔正在會議閉幕致辭時強調,今年是中新建交三十周年,兩國合作在地區和國際層面都發揮了示範效應。
他回顧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以來,滬新兩地在多個領域取得積極成果。儘管遭遇疫情的持續衝擊,兩地依託合作機制,共克時艱,合作亮點紛呈。
展望未來,龔正說,新加坡有許多值得上海借鑑的經驗,雙方在共建「雙循環」樞紐、提升上海自貿區能級、服務長三角發展三個方面都有廣泛的合作空間。
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也是理事會新方聯合副主席的劉燕玲主持了本次視頻連線會議。
她在會後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說,理事會通過這次會議簽署了包括金融投資、證券交易、科技創新等10項合作備忘錄,並啟動了三個項目,說明疫情之下新滬緊密合作的成效依然顯著。劉燕玲表示,希望在現有環境下,雙方能繼續保持並加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