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爆發第四波新冠疫情。
11月29日更是首次出現第四波疫情的單日新增病例過百宗的情況,達到114宗確診中。
而在28日新增的84宗確診個案中,有27宗源頭不明,是三個半月以來的單日新高,亦令源頭不明的病例增至96宗,占確診總數近兩成。
港府抗疫專家之一的許樹昌教授認為,香港已出現「廣泛爆發」,現有社區距離措施不足以遏止第四波疫情,促請港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

香港再度爆發疫情,來勢洶洶,新加坡和香港的「旅遊泡泡」首當其衝。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新加坡兩地政府商討後,決定將「旅遊氣泡」延期兩周推行,至12月初再公布實際啟航日期。
他指出,香港最新疫情發展,無源頭確診數字接近「熔斷機制」水平,為減少對旅客造成影響或不便,雙方決定延後。他稱這是負責任的決定。
香港疫情局勢突逢變數,新加坡香港想抱團取暖的經濟合作似乎也前路黯淡。

01. 港式防疫漏洞重重?
根據香港當地專家針對病毒株的研究,推斷此次病毒並非來自此前的第三波疫情,而是新的病毒株,估計來自尼泊爾或印度,即是境外輸入個案,顯示邊境防疫工作存在漏洞。
而在之前疫情相對穩定時,市民恢復社交活動時防疫意識有所鬆散。
例如網上片段傳出多名人士不戴口罩載歌載舞聚集,令確診數字急劇上升。
截至上周五,最近爆發的歌舞群組導致的感染人數已飆升至360餘宗,成為香港疫情中規模最大的群組。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希望力爭疫情達至「清零」。
她批評疫情期間有人不遵守規則,令抗疫更嚴峻,但又以不能夠封鎖香港幾周為由,拒絕推行建制派所支持的全民強制檢測。

根據研究,香港第一波疫情來自大陸返港人士;第二波來自歐美旅客或留學生;第三波是豁免檢疫的海員;第四波疫情則來自有尼泊爾病毒株的病毒,相信同樣來自入境人士。
一直以來,反對派陣營提出「封關」,在邊境管制上實施更嚴厲的檢疫措施,例如取消豁免海外抵港人士隔離檢疫。

根據目前規定,除了個別獲豁免群組以外,大部分從海外抵港人士需要強制隔離檢疫14天,視乎他們是否來自風險較高的地區,檢疫地點則是酒店或自家住所。
但專家認為,防疫存在漏洞,受檢疫人士前往檢疫地點時有機會接觸群眾,而他們所入住的酒店或住所,亦可能與其他人接觸。
香港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表示,政府在邊境防疫做得「不夠嚴謹」,未能做到「滴水不漏」。
他說,
「很多內地網民都問,為何入境人士不是專人專車送到特定地點接受強制隔離,他們也看得到問題,覺得香港防疫匪夷所思,例如家居隔離檢疫,香港地這麼小,一起住的話,又怎可能不會傳染別人?」

在隔離的14天,受檢疫人士的確被限制了活動範圍,但當局沒有嚴謹執法去限制被隔離人士與其他人接觸。
例如同住的家人可以照樣上班,或是這些酒店仍會開放予其他顧客。
有建制派網媒曾發表文章,聲稱有朋友能夠在客戶在酒店隔離期間,到他的房間喝茶。
港府直到11月18日才規定,受檢疫人士不得讓酒店職員以外人士進入其房間,否則視為違法,但外界批評,執法上存在難以落實的問題。

目前香港各個方面建議但卻未能得到執行的防疫手段,至少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尚未規定監測手環啟動時間。境外人士到港後可以先與家人朋友聚會並採購物資後,再到酒店啟動手環;
其二,與之相關的,是抵港人士自行前往酒店檢疫,而非由政府安排專車送往;
其三,至今尚未有指定檢疫酒店;
其四,受制於一系列原因,由政府推出的「安心出行」下載率不高,沒有強制使用,且功能簡單。
總結起來,「強制檢測議而不決、擠牙膏式修改入境措施、社交距離措施調整太慢,以及政府部門執法不力」,被不少相關人士統稱為目前香港防疫的四大漏洞。

02. 跳舞群組與「不配合」的防疫
在11月21日到11月27日這段時間,香港錄得超過500宗確診個案中,其中超過300宗來自跳舞群組,許多到不同地方跳舞的人中招。
這反映個別市民防疫意識存在很大問題。
爆發疫情最嚴重的包括一間名為Starnight Dance Club的跳舞場所,該處多人染疫。曾經到過該處跳舞的人,又先後去過其他場所跳舞,包括一些舞蹈老師。

曾祈殷醫生說,近日街頭人群增加,會使社區個案不斷增加,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當局執法上是否做得全面。
例如跳舞群組中,當中部分場所並沒有申請任何牌照,存在灰色地帶,不知道應該由哪一個政府部門去執法管理。
他認為,目前港府提出多項控制人群聚集的措施,都只是減少傳播速度,並沒有針對海外輸入這個源頭對症下藥。
對於第四波疫情爆發,政府比起一般市民需要負上更大責任。

曾祈殷醫生形容,今次新一波疫情「是浪費了上次的社區檢測」。
他說,「就算當時700萬人都做了檢測,但你邊境有漏洞,也是會爆發的」。
他指出,要全民強制檢測成功,首先要做到邊境防疫沒漏洞,以及在檢測期間大大限制人群活動,
「你要肯定,邊境防疫及所有隔離檢疫政策,都做得好嚴謹,不會亂有豁免,然後可能再花一段時間封城,要停擺金融中心、股市等等,但香港能否做到呢?我們不像內地,但如果你要把個案清零,就要有這樣的犧牲。」
曾祈殷醫生認為,從公共衛生角度去看,做一次全民強制檢測,市民就不用好像現在般,每一兩個月就迎來一波疫情,需要停課停業等不同的生活上的阻滯。
前食衛局局長高永文也表示,現在是時候推動強制全民檢測,否則「清零」有難度,「不斷停課、複課,這樣沒完沒了,亦無人與我們通關。」

然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中國內地能做到全民檢測,是因為有閉路電視及和手機追蹤程式,民眾被封區時不能隨處走動。
但香港做不到限制全民不走動,其檢測力亦不足夠。

03. 香港疫情禍及新加坡
此輪疫情爆發距離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訪京表達希望陸港兩地早日通關訴求,僅過去了兩周。
由於香港經濟受損嚴重,失業率高企,香港政府努力推動與大陸通關。
這其中包括剛剛開始實施的豁免香港居民從廣東省或澳門回港免檢疫的「回港易」計劃,當局認為是雙向通關的第一步。
而且此前香港與新加坡間「旅遊氣泡」也本可以讓兩地居民在無強制隔離的情況下實現往來。

但在11月22日,隨著香港第四波疫情持續加重,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在面簿發貼文宣布新加坡和香港「航空泡泡」計劃推遲兩個星期啟動,12月初才公布啟航日期。
這是他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針對香港的最新情況進一步討論後,作出這項決定。

王乙康表示,計劃延期提醒了我們,新冠病毒仍在身邊。
「我們努力恢復正常生活的這段過程將充滿起伏。不過,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期待可以安全啟動航空泡泡計劃的那一天。」
按原定計劃,在啟航初期,兩地每天各有一班專屬客機出發,每趟最多能載200人。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11月28日表示,目前提出重啟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的具體日子並不實際,但也不能因為目前未能啟動氣泡而氣餒。

他說,政府希望建立一個機制,在具備相關防疫條件下,讓市民安心地正常出行。
根據香港電台報道,邱騰華在出席一檔節目時說,等待香港疫情好轉後,會及早重啟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當局也會繼續與其他貿易夥伴洽談建立旅遊氣泡事宜。
香港旅遊發展局表示,「航空泡泡」是以旅客及公眾安全為先,在抗疫新常態下,疫情難免時有波動,必須謹慎應對,
該局期待當地疫情能儘快緩和,再次迎接旅客到訪。

在原定本月22日開始的旅遊氣泡計劃被緊急叫停後,網絡上隨即開始流傳幾張香港機場的相片。
為歡送及迎接通過旅遊氣泡來往港新兩地的旅客,機場原本已布置了金色氣球拱門裝飾,但由於計劃暫緩,氣球被拆下並弄破,等待清理。
一地的氣球碎片宛如破滅的旅遊氣泡,讓人無比唏噓。
香港這顆曾經的東方之珠,在疫情的數波打擊下正在加速黯淡。新港互通似乎也遙遙無期……
資料來源:
1. 早報:消息稱香港今天新增114起確診病例
2. 新浪:香港「大型跳舞群組」引爆第4輪疫情,有專家建議封城
3. 早報:消息稱香港正研究停課安排
4. BBC:香港新冠疫情反覆爆發 各項應對措施被指漏洞遍地
5. 早報:邱騰華:現在設重啟與新加坡旅遊氣泡日期不切實際
6. BBC: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其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首當其衝
7. 早報:香港疫情惡化 無關聯病例增加 新港航空泡泡展延兩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