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司法定審計標準詳解

2021年02月1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並沒有規定公司的財務年一定要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所以新加坡公司有權自由選擇自己的財務年。

通常,公司在第一次年審時,會與會計公司確定相關的財務年的時間,第一個財務年度最長不超過18個月,且財務年度在申報後也可以更換。

根據新加坡公司法規定,在公司註冊後的18個月內,必須舉行第一次股東大會,而其後每個自然年度內,並且不超過15個月也必須舉行股東大會。

在股東大會舉行後1個月內,必須向商業註冊局進行年度申報,即年檢。

如果公司沒能在公司法所要求的期限內召開股東大會以及完成年檢的申報,公司本身及公司董事將會被法院起訴以及罰款。罰款金額為300新幣起罰!

新加坡公司維護的主要內容包括:

年度財務報表

年度財務報告是新加坡公司年度會計帳目與年度財務的報告,包括會計理帳,擬定董事的報告,董事聲明,損益表,平衡表等。

年度股東大會信息呈報

新加坡公司必須每年由公司秘書主持召開年度的股東會議,經由全部董事投票並簽署的各項決議。股東大會上需要向所有股東提供符合的標準。

年度稅務報表

年度稅務報告需要根據稅務部門的要求,整理年度會計的帳目、稅務估算,做成相應的表格。

公司稅務呈報

每個財務年度,新加坡公司必須向稅務局申報公司稅,其計算基礎是公司財務年度的稅前利潤。

新加坡公司法規定:

從2018年1月1日起,營業收入等於或大於新幣1000萬;

或總資產等於或超過新幣1000萬;

或員工人數等於或超過50人。

以上條款達到3條中任何2條便需法定審計並委任審計師。

從2019年起,稅務政策有比較大的調整

財年在2019年或之前的新成立3年內公司,利潤若在10萬新幣以內,免收企業所得稅;

利潤若在10萬-30萬新幣之間,企業所得稅獲得50%折扣。

財年在2020年或之後的新成立3年內公司,利潤若在10萬新幣以內,企業所得稅獲得75%折扣;

利潤若在10萬-30萬新幣之間,所得稅扣50%折扣。

不需要審計的公司,也可適用於2015年7月推介的一個新的概念,稱為小公司概念。

具有小公司資格的公司將減少監管成本,因為審計要求較少。雖然豁免審計,合格公司仍然需要提供未經審計的評估報告。

得以免除的審計工作包括:

損益帳戶、聯合帳戶以及資產負債表無需經受認可審計師審計;

無需再提供公司會員審計報告副本;

無需再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提供審計報告副本。

凡連續兩個財政年度符合以下任何兩個條件的公司就可被視作「小公司」

公司總營業額不超過1千萬新元;

公司總資產額不超過1千萬新元;

公司雇員人數不超過50人。

其他指定要求:

必須是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公司。

「小公司」的門檻最高為500萬新元。隨著會計與管理局上調數額,目前至少有2萬5000家中小企符合資格,得以免除審計工作。

儘管如此,公司仍需遵守一些事項:

- 呈交未經審計財務報表

- 維持正常交易記錄

免除審計表示會計與管理局已不再定期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檢查。公司應自發維持正常和最新的交易記錄,如果不幸捲入是非,遭到當局調查時,正常的會計記錄將有助於分辨清白。

所以,時時維持最新的會計記錄對公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如今的損益帳戶以及資產負債表皆須符合新加坡財務報告準則。

另外,僱主必須確保旗下員工具備相關知識及操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