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內地客商最青睞的離岸公司註冊地,憑藉多項有利於商業發展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內地客商前往香港註冊公司,以開展離岸貿易業務。但隨著CRS協議的實施,和國際「雙反」環境的形成,開設開展對外貿易必備的香港銀行帳戶也越來越難。因此,同為亞洲重要離岸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逐步走入內地客商的視野。通惠管理顧問每天都會接到不少關於香港公司與新加坡公司差異的諮詢。今天,通惠管理顧問就為大家整理了,香港公司與新加坡公司之間的差異,以方便廣大客商進行對比。

新加坡取得離岸金融中心地位的時間,實際上晚於香港,也晚於BVI、蓋曼群島等地,也令新加坡有了借鑑其他離岸公司註冊地公司法的機會。而新加坡在充分借鑑其他老牌離岸金融中心公司管理法律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離岸公司管理條例。如公司秘書管理制度,開放的國際貨幣收付兌換體系等。而對於新加坡與香港公司對比,還存在以下特點:
1、國際競爭力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同時也是亞洲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香港與內地來往極為方便,並且政府廉潔、法制嚴明。由於與內地執行不同的政治體系,因此執行商業為先的發展理念,無論從政策制定,還是政府職能,都是以商業發展為主。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獨立國家,擁有開放多元的文化,政治環境穩定、經濟較為發達、法制建設同樣完善。同時,新加坡作為中國的鄰國,很早就加入東協,並與中國簽訂了大量互惠互利的經貿條約。近些年,新加坡大力發展通信、IT、石化、生物醫藥、海事等行業,並且新加坡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態度比香港更為開放,因此吸引了大量新型高科技公司落戶新加坡。而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國際競爭力排名,新加坡位居全球第二,香港位居全球第七。
2、公司名稱
香港公司在註冊名稱時,可以採用中英文名稱(中文為繁體字)。同時中英文可以不對照,且名稱限制較少。但公司名稱不能讓人認為與政府部門相關,出於銀行開戶角度考慮,也儘量避免「國際」、「集團」等字樣。
新加坡公司必須為英文名稱,且有固定的公司名結尾,如私人有限公司為「PTE.」「LTD.」,除某些特殊詞彙的公司需要進行審批,其他大部分帶有行業關鍵詞的公司名,都無需審批而直接註冊。
3、股東、董事的要求
香港公司對股東、董事通常沒有國籍限制和要求,只要年滿18歲且有自主行為能力的個人都可以擔任董事或股東,且董事和股東可為同一自然人。但為了日後能夠申請到銀行帳戶,應儘量避免敏感地區或國家的個人擔任董事或股東。
新加坡公司至少1人擔任董事或股東,同樣不設國籍限制。但新加坡公司必須至少有1名新加坡本地人出任董事 ,且董事必須年滿18歲以上,擁有合法身份證明。如果曾經宣告破產,或曾經被起訴缺乏誠信的人,則無法出任董事一職。
4、營業範圍
香港公司通常沒有經營範圍的限制(某些特殊行業,如地產、金融、保險等需要進行政府審批,並取得政府准許進入的批文)。隨著SCR規則的實施,香港公司在領取商業登記證時,需要對該公司的經營範圍進行劃定,以便標註於商業登記證上。
新加坡公司經營範圍通常參照「新加坡標準產業分類(SSIC)」,而該分類包含22個行業大類。通常新加坡公司可選擇1-2個營業範圍,而營業範圍由5個數字代碼和一段英文描述組成,該公司的營業範圍將顯示在公司信息報告(bizfile)中。
5、公司法定秘書
香港公司必須有法定秘書,該公司行政事務可由秘書公司代為辦理,如年審、年檢、稅務申報、股東大會的召集或其他行政性事務。
新加坡公司也同樣需要登記法定秘書。但與香港公司不同的是,新加坡公司秘書必須是具備資格的新加坡本地人員,才能出任該公司法定秘書。如持牌會計師、律師、有3-5年資質的專業秘書。
6、後續公司維護
香港公司每年都必須進行年審和稅務申報,但沒有運營且無銀行帳戶的香港公司,可進行無營業報稅(即零申報)。產生運營行為的香港公司,都需要按照相關法律條款,進行帳務審計和稅務申報。
新加坡公司也需要每年進行年審,而沒有運營的新加坡公司也可稅務零申報。有運營行為的新加坡公司需進行做帳,但並非所有的新加坡公司都要進行審計。只有在公司年營業額或資產達到1千萬新幣(約5千萬人民幣),並且員工超過50人,才需要進行審計。
7、銀行開戶方面
近些年來,香港銀行出於自身保護原因,不斷提升申請新開戶客戶的資料審核工作,同時加強對已有銀行帳戶的風險判斷,導致香港銀行帳戶開戶難度日漸增加、香港銀行帳戶實用性逐漸降低。
而新加坡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擁有大量跨國銀行機構,同時由於新加坡公司註冊的前置難度,令新加坡公司較少涉及非法行為,因此新加坡公司申請銀行帳戶相較於香港公司稍顯容易,但同樣需要較長時間且相對嚴格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