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加坡正被這種病「襲擊」,病例創四年來新高!
新加坡當前面對骨痛熱症疫情挑戰,7月初就有499人被診斷患有骨痛熱症,這是自2015年以來,在這四年里的每周最多病例記錄。
除此之外,上周的數字也顯示了,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報的病例數量增加了五倍。
由此可見,今年感染骨痛熱症的患者人數已超過6200人,超過了過去兩年的總和;2017年的病例喲2767宗,2018年有3285宗。
由於骨痛熱症患者三人中有一人需要住院三、四天,顯示了上周就平均每天有24人因此病症而入院。尤其嚴重的是,有44名病患出現了更嚴重的骨痛溢血症,今年迄今死亡人數也與2018年的總數相同,即5人。
新加坡環境局(NEA)指出,蚊子檢測儀顯示,與3月份相比,身為骨痛熱症主要傳播媒體的伊蚊數量在5月份增加了56巴仙。
當局官網上寫道,「持續性增加的伊蚊數量,增加了骨痛熱症的傳播風險,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以消除潛藏於社區中的蚊子繁殖地」。
6月份沒病例飆升現象
當局指出,由於濕熱天氣縮短了蚊子的繁殖周期,6月至10月份的骨痛熱症比例若有所飆升,實屬正常。但是,從環境局的病例圖表中可發現,自3月以來病例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在6月份卻沒有出現飆升的現象。

據《網絡公民》消息來源顯示,環境部也不確定導致病例飆升的原因,目前仍然在研究中。
本部曾與當局聯繫,以徵求他們對導致病例暴增原因的看法。
菜市通道組屋染病居民最多
據當局官網消息指出,新加坡目前有125個活躍的骨痛熱症病例集中區,最大涵蓋區域出現在東部。

但是最大的兩個病例集中區處於兀蘭6道,分別有212宗和162宗病例。此外,這些病例集中區自4月以來持續保持活躍,在過去的兩周內又有15人被診斷患有骨痛熱症。
然而,菜市通道第55座組屋是受影響居民最多的公寓,僅僅一間公寓中就有54人感染到骨痛熱症。
雖然居住在病例集中區,《今日報》報導卻指出,在菜市通道第55座組屋的居民表示有關的情況很常見,而其他人也表示,他們知道他們所居住的該棟樓層今年創下了最高病患人數,對此表示堪憂。
居民採取預防措施
尤其一些有孩子的居民表示,他們注意到所居住樓層爆發多宗骨痛熱症病例的嚴重性,已經採取了必要的預防措施。
一部分較為警醒的居民暫時停止讓他們的孩子到遊樂場玩耍、避免給植物澆水以減少形成蚊蟲滋生地的可能性、確保在晚上7時後關上窗戶,並且清理屋內的積水。
環境局指出:「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所有人都必須積極消除周圍環境中的積水,以便減少蚊子的繁殖棲息地。定期翻轉花盆、水桶及更換花瓶中的水,是每個人都可以採取的簡單步驟,以防止蚊子在我們的社區內繁衍」。
當局補充,由於發現蚊子滋生地,當局已經向建築工地發出了至少16個停工令。「建築工地特別需要關注,因為它們很容易成為骨痛熱症傳播地。」
但是,大部分蚊子滋生地仍然來自人民的住宅中,因此這些部分需要嚴格預防。
負責景萬岸-菜市社區服務中心的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陳川仁對《今日報》指出,鎮議會目前正與環境局合作,掌握最新資訊並且控制該區的骨痛熱症問題。
鎮議會增加了該去的骨痛熱症病媒控制行動和清理工作,包括檢查和毀滅公共區域中的潛在蚊子滋生地,以及儘可能減少積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