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學習工作前前後後生活了8年,回想起這一段留學的經歷,我特別感謝我的家人能讓我在年輕的時候有這麼一段海外生活,學習,工作的經歷,這是我一生的財富,學會了獨立,也學會了堅強,同時想法眼界也隨之變得不一樣...
1
出行印象
我來自湖北,在還沒有直飛新加坡航班的那些個年頭就已經去新加坡留學了。當時第一次坐飛機,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一行人第一次出國,事無巨細,準備的行李超級重。到了新加坡樟宜機場,一行十來個人女生居多,對這麼重的行李箱無可奈何,在傳送帶的時候到尾端行李箱挪不出去,後續的人都卡在傳送帶那裡沒法兒動,驚動了機場的工作人員,那個時候就看著好幾個工作人員急忙過來幫我們扛行李,然後這幾個人一直送我們上車!當時的感覺嘛,就是感受到了,咦,歪果仁挺友好的嘛!
2
新加坡租房&飲食

第一個學期租的房子是政府組屋,離學校有點距離,當時單程車費7毛多新幣左右,人民幣三四塊錢。當時深刻感受到了身處國外與國內花費上的差別。印象中我之前在高中300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費住學校,突然轉換了生活環境,那個時候租房200新幣一個月(2人合租一個房間),一頓蛋炒飯或一碗面,約5塊新幣,加車費,加娛樂,一個月大約700多新幣的開銷,與之前在國內的日子相比是300到三四千的差異。
在吃方便我還是超級滿足的,各種食物我都樂意品嘗,馬來印度越南泰國等各種東南亞的飲食我還是特別喜歡的,大家關心的胡椒螃蟹,著名海鮮啊我都有嘗試過。當時在我看來就是換了個生活軌道,雖然沒有了家鄉的味道,但還是會感受到味覺的不斷刺激,每天都是之前沒有吃過的,感覺還是很棒,直到現在還會想念那些美食!
3
學習

在班級里,你如果成績好,本地同學會樂意跟你一個組,成績不好自然不會受歡迎。當時感受到學習壓力的同時內心還是非常感謝祖國應試教育的強大,數學基本可以秒殺,應試型的都考的還不錯。
當然來新加坡留學也不會像我說的那麼簡簡單單就能通過各種考試。當時同學也有出國撒歡混日子被學校勸退的,當時一個班級大約十五六個人,科目全部pass下個學習修的課程才會一樣,如果掛掉一門,下個學期要重修,那麼上的課程就不一樣了,同時班裡面也會有之前沒有pass的學生重修,到最後十五六個人能夠走到最後的可能就五六個了,競爭還是有的,必須要努力刻苦學習,保持進步。學校勸退原則基本是:第一次正常學習,掛了學校給你一次機會,在掛學校還給你機會,繼續掛就估計就會收到學校的勸退信了....
和大家分享一個課後小趣事,還記得當時在學校我特別喜歡一位中國文化的老師,喜歡跟中國來的學生聊天,上課第一次就問我們,貴姓,我說姓范,他馬上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 我目瞪口呆,另外一個小夥伴姓潘,他說:潘金蓮的潘嗎?惹得其他中國學生哈哈大笑,下課之餘他特別愛和我們討論歷史,我們中國小夥伴好多人的歷史都不如他...回想起來,當時在學校的生活還是很簡單快樂的。
選擇出國留學,我們就必然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寬。去新加坡留學,更多的教會我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在陌生的環境里生存等等。因為這些是伴隨我們一輩子的事情,不管最後你是留在了新加坡還是回到了中國,你與別人是不同的,而這段不同不僅僅是你學習到的知識,更多的是你的思想,你的世界觀。這是你一生的財富,因為經歷所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