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簡稱LTA)曾要求共享單車運營商必須在7月7日之前申請新的許可證,並要求按照新的規定進行整改,LTA將在9月份對申請者進行評估並頒發執照。

現在,整改期限已到,結果怎麼樣呢?
9月29日,LTA公布了評估結果,宣布共有六家獲得營業執照。其中,ofo、Mobike和SG Bike獲得全面營業執照。ofo和Mobike分別獲准可運營25000輛單車,SG Bike可運營3000輛單車。
此外,還有三家則申請到「監管沙盒」執照(regulatory sandbox),分別是隨行單車Anywheel、GrabCycle和新進場的QiQi Zhixiang。「監管沙盒」執照是讓新進場或在本地經營不久的業者先試驗經營較小數量的腳踏車,以證實它們能負責任地管理車隊。隨行單車和GrabCycle各獲准1000輛;QiQi Zhixiang則是500輛。
LTA指出,在正式頒發執照之前,單車運營者們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盲目擴大單車數量,導致單車胡亂停放問題。監管者在檢查了各家業者的執照申請之後,根據財力、單車使用率、停車管理能力、以及過往運作表現等標準之後,為每家設定了單車投放數量的上限。
LTA認為,新加坡現有的單車超過了十萬輛,但平均每天只使用一次,比美國紐約和芝加哥的三到六次少了很多。LTA也表示,這個限制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業者可以在每年的1月份和7月份申請擴充單車數量。

要知道, ofo獲準的營運車輛數比其之前宣稱七八萬輛的投放量少了很多。新規頒發之後,大部分的單車都得回收。
ofo表示,雖然很高興獲得了執照,但是25000輛根本滿足不了當地居民出行的需求。回收舊車的成本可能並不一定比為新車獲取執照低多少。
此次獲得「監管沙盒」執照的,Grab旗下的GrabCycle。Grab此前想在新加坡投放電動單車,但並未獲得政府批准,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運營共享單車。

限制共享單車的數量 確實可以有效的防止亂停亂放,不過數量的減少是否還能滿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