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新加坡,醫院的急診部門時常大排長龍。

圖源:陳篤生醫院
不僅是離大部分人相當遙遠的醫院,只要是出去打個包,或是稍微逛個街什麼的,經常也會在各大診所外面,看見排著隊的長長的等候人群。

圖源:海峽時報
在過去的周末,相信很多人更有感觸。
畢竟,為了生計很多人即使身體不太舒服,但是在家自檢後,還是選擇在休息日看看醫生,以確保萬無一失。
新加坡衛生部早前發出了建議,希望那些身體症狀不明顯的人,不要去醫院急診部看病擠壓醫療資源。
因此,去診所看病,就成了很多人剩下的選擇。民眾在診所前聚集,也是順理成章。

圖源:海峽時報
越來越多排隊等候看診的人,似乎只是新加坡病例激增下的一個縮影。
當然,最近兩天,新加坡日增病例似乎稍稍減少,昨天的日增病例回落到4位數。

然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個臨時現象。目前,有很多人自檢呈陽性後,身體沒有太大不適,就沒有去看醫生,不通報衛生部而是自行在家隔離康復。
但是,也有人,在最近因為一場拜年,而讓很多人陷入了被感染的危機中。
五人上門拜年、14人染疫 確診陽性不能在新加坡看中醫
今年的農曆新年前,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宣布社交人數的限制,和之前一樣沒有變化。
也就是,每戶家庭單日最多接待5名訪客。
當然,為了讓大家春節過得有「年味」,在疫情態勢不太糟的情況下,做此決定也是相當可以理解的。

示意圖 不過,允許多人上門拜年,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民眾感染新冠的風險。
特別是在傳播性很強的奧密克戎毒株,在春節前已經潛伏進新加坡社區的時候。
果不其然,農曆新年假期一結束,新加坡日增病例,就從之前的4000-5000起,急速飆升至一萬例以上。
而且,自此開始就一直維持在高位。不管是出門拜年,還是出去旅遊走走,很大可能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新加坡街上人頭攢動,圖源:搜狐
據《聯合早報》報道,最近新加坡就有人上門拜年,最終逐漸導致14人先後感染新冠的事件。
報道中的一名女子,聲稱自己在大年初六,也就是2月6日,與其他四名好友登門,去一戶人家拜年。
當時,他們都已經接種了疫苗追加劑,而且過去幾天也有做ART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因此不以為意。

示意圖 在聚會上,大家都相當放鬆,所有人都脫下口罩,盡情享受難得的聚會時光。
將心比心,被疫情「折磨」了兩年多的我們,確實在平時除了應對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時,現在還得增加一個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
只是,病毒卻因為一點點疏忽,找上了他們。

示意圖
聚會的兩天後,一名參與者突然感覺到身體不舒服,於是急忙在家做了個自行檢測。毫無意外結果呈陽性,他感染了新冠。
這名好友一刻也不敢怠慢,他立即發信息通知其他參與聚會的朋友。
一開始,有些接到通知的人還顯得不太在意。但是,隨著身體慢慢出現症狀,他們也不敢繼續掉以輕心。
所有人都開始自行檢測,一個接一個......最終有14人,因為這次聚會而感染新冠!

示意圖,圖源:Human Resources Online
在這感染的14人中,年紀最大的已經有63歲了,而最小的,只有10歲......
而且,作為邀請好友一同前來家中聚會的屋主,全家五口人全部確診,無一倖免。
萬幸的是,這些確診者中大部分都不需要入院治療。不過,感染還是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
特別是對於那些全家人統統染疫的家庭來說,一邊照顧家人,一邊照顧自己成為了難以處理的一項挑戰。

未來,新加坡有可能進一步放寬限制措施,社交聚會人數也有可能從現有的5人增至更多人。雖然很多人現在都將新冠視為「大型流感」,但現實仍舊不能讓人太過掉以輕心。
早前,新加坡很多衛生專家,都預計這一輪的疫情高峰,會集中在農曆新年結束的這幾天。
但事實上,現有數據表明,可能峰值還遠未到來。相比全面或解除大部分防疫限制的歐洲國家及澳大利亞,新加坡的防疫政策更加嚴格,對於民眾的管控也更多。

新加坡對未接種疫苗者實施嚴格的區別限制,圖源:新華絲路
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只是,似乎是有感到未來新增病例可能繼續飆升,新加坡衛生部,以及新加坡武裝部隊等部門,已經開始了實施預案。
上周一,新加坡衛生部發布文告,允許本地的中醫診所,為症狀輕微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患看診。
之前,這些中醫診所在遇到這類患者時,衛生部給予的指示是轉介至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
現在的放寬,被不少人認為是,減少PHPC診所所面臨的患者壓力。

不過,衛生部也對此做出了部分限制,想去看中醫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必須提供看病前12小時內的ART檢測陰性證明。
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只是基本的感冒症狀,也有可能是得了新冠。如果在家檢測後,確診得了新冠,是不能去看中醫的,只能去PHPC或是醫院看醫生。
此外,衛生部還對看病人群做了限制,像是孕婦、超重者、免疫缺陷者、嚴重慢性器官疾病患者,或出現胸口痛、氣喘、嚴重頭疼或長期發燒者,都不應到中醫診所求醫。
像是70歲以上的病人,也該提前完成疫苗接種。

圖源:FoodieSG
新隔離設施投入使用 部隊調派人手防疫 新加坡為病例激增做準備
衛生部長王乙康,也在臉書發文,參觀最新落成並投入使用的隔離設施。

圖源:王乙康臉書
這個位於新加坡會展中心Hall9的隔離設施,旨在為新加坡所有新冠患者中最脆弱的群體——兒童及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保護。

圖源:王乙康臉書
隔離設施中為兒童及照顧者提供了接近600張病床,也為老人提供了224個床位。

圖源:王乙康臉書
要知道,兒童目前是新加坡這輪奧密克戎疫情中感染率最高的群體。
而刊登在著名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也表明了奧密克戎對兒童的危害,從感染人數來說似乎比德爾塔更嚴重一些。

王乙康表示,新落成的隔離設施,將有助於緩解醫院面臨的壓力,為需要住院的兒童患者提供護理。 當然,他再次強調,面對新冠病毒時最好的防禦仍然是接種疫苗。
另外,新加坡武裝部隊也開始支援衛生部的行動。上星期六,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發文表示新加坡已經調派了100名士兵,支援並幫助衛生部應對病例激增的問題。

圖源:FB@Ng Eng Hen
這些士兵,將更多地被分派到全國呼叫中心,為那些新冠患者提供指導和答疑,緩解民眾在確診後的心理焦慮。
種種跡象,都表明新加坡未來將迎來真正的疫情高峰。
可就在這個當兒,很多人卻是在呼籲新加坡進一步解封或開放。令人感到玩味的是,似乎新加坡政府官員,也流露出了類似信號。
專家呼籲、官員預告 新加坡或將馬上解封?
事實上,在新冠疫情已經步入第三年的當下,很多人早已受不了了,紛紛呼籲新加坡政府儘快解封。
國大醫學院的高級顧問淡馬亞教授,就曾多次在接受本體媒體採訪時,呼籲新加坡應該積極解封。

之前,他還專門拿了去年11月新加坡的疫情數據為例,認為在解除部分限制後,當時新加坡的確診病例並沒有急速飆升。
因此,限制措施對控制疫情,在他看來效果並不顯著。
實際上,專家們的發言,或許只是「前戲」。
2月12日,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接受本地媒體的一次採訪時,再度談到了這個問題,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