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安德魯前晚接到失火的消息後趕回家。(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嫌電動腳車的原裝電池過重,婦女托友人網購新電池,怎料只用了一個月就爆炸,結果兒子住家遭殃。

屋內物品全被燒毀。(新明日報圖)
《新明日報》報道,這起火患發生在前晚8時20分,地點是新加坡兀蘭13街第185A座組屋的22樓的租賃組屋單位。
屋主的母親瑪麗(72歲)事後受訪時透露,涉事單位是兒子安德魯(48歲,大樓管理員)所租下,她和丈夫則住在7樓。由於膝蓋不好,瑪麗在3年前買了電動腳車代步,主要是騎著出門買東西。
「兒子長期值晚班,我每天都幫忙打理兒子的住家。我昨天騎電動腳車到兀蘭長堤坊,下午3時回到兒子的單位,就在客廳為電動腳車的電池充電。」
「第一次充電8小時,失火當天,我只充了兩小時,就察覺電池過熱,關電後放在窗戶旁冷卻。沒想到,我晚上在客廳時,電池忽然爆炸,我急忙把電池拉到地上,用地毯蓋著拍打,試圖滅火,結果地毯也被點燃。我又拿了一桶水澆,阻止不了火勢,眼看濃煙越來越多,只能向鄰居求助。」
瑪麗說,她以後再也不敢用非原裝電池,但依舊會用電動腳車代步。
民防部隊證實接獲通報,兀蘭消防局的消防人員使用一支水槍滅火。初步調查顯示,火勢相信源自在客廳充電的個人代步工具電池。
民防部隊提醒公眾不要長時間或徹夜充電,也不該購買或使用非原裝的電池。
瑪麗透露,她抱著11個月大小狗跑出單位求救,慌亂間一度丟失愛犬。瑪麗在煙霧瀰漫的走廊找狗,遲遲不肯下樓,所幸有鄰居找到,最終一起疏散。事後,瑪麗不願送院,兒子安德魯趕回家後,才帶著狗兒回7樓的住處。
鄰居友人拉維德(38歲,拖車頭司機)透露,他來找友人吃晚餐,沒想到途中聽到爆炸聲,就發現瑪麗跑來求助。
拉維德進入失火單位,發現起火地點後,想拿一桶水去滅火,再次進入時,爆炸聲越發響亮、火花四濺。「我擔心太過危險,只好跑向附近的單位,敲門通知他人儘快疏散。」
通知了同層鄰居後,拉維德又赤腳下樓,再通知其他兩層樓的居民疏散,最後回到失火單位。
「當時有其他三四個鄰居從組屋走廊拉出消防水管,我剛好站在前面,就朝鐵門方向噴水,但長度有限,滅不了火,只能堅持到民防部隊人員抵達。」
另一名居民林英偉(45歲,送餐員)也是在聽聞敲門聲後,開門發現濃煙滾滾,於是立即聯繫民防部隊,也協助他人疏散。
《新明日報》記者前天抵達現場時,民防部隊封鎖涉事單位樓層,居民無法回家。直到10時許,部分居民才得以返回家中,但22樓居民仍無法上樓。
民防部隊指出,作為防範措施,民防和警方疏散住在20樓層至22樓層的約80名居民,其中住在涉事單位附近的兩人因吸入過多濃煙被送往新加坡中央醫院。
居民委員會前晚也派人到場了解情況及安撫公眾的情緒。主席關永達(38歲)透露說,去年附近組屋也發生火患,他們透過社會服務中心為居民申請社區關懷計劃援助,這次也會如此提供援助。
他也指出,事後會教育工作有關防火的知識,以避免類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