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元兌令吉走勢持續強勁,帶動越堤族在本地安家置業,有房產經紀指出,在新加坡買房的大馬人增加至少兩到三成。
新加坡房地產經紀協會主席王振興受訪時說,新加坡政治和經濟穩定,整體防疫策略也更有效率,以及在其他政策的相輔相成下,整體給予外國投資者,如大馬人、香港人和中國人更多信心來新置產。
他說,自4 月1日新馬邊境重啟後,有更多大馬人到新國工作,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大馬人數也有所增加。儘管他手上沒有相關統計數據,但根據市場觀察,持永久居民的大馬人在新國購置房產的趨勢愈發明顯,同時也帶動租賃市場。
他指出,新元兌令吉持續攀升是導因之一,其他因素還包括不少大馬人在新國紮根,吸引原本居住在馬的親友也決定前來定居。

疫情期間,新馬落實邊境措施,面對分隔兩地和租金上漲的壓力,不少跨堤族順勢決定在新國購置房產。(檔案照)
從事房地產業約10年的Singapore Estate Agency房地產經紀黃慧琪(38歲)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很多來自大馬的年輕夫婦決定在新國安置房產,比疫情前多了至少兩三成。
「很多人覺得新加坡的房地產、工作還是讀書環境,都比較有保障,所以決定留在新加坡,而且他們也覺得新加坡房市會比較穩定,價格比較不會那麼容易跌。」
黃慧琪也透露,這些大馬夫婦一般僅為二三十歲,育有一到兩名小孩,傾向於在屋齡較新的盛港和榜鵝落戶,又或者購買靠近關卡的兀蘭和義順一帶。他們買房時經常會相互介紹,這也反映大馬人對房產的需求。
黃慧琪就曾幫助疫情期間分隔兩地的大馬夫婦「跨堤」買房,他們一人現場看房,一人則通過視訊看房,最後完成交易,令她印象深刻。
黃慧琪說,過去跨堤族可能會每日往返,但疫情過後他們意識到這不是長期的做法,也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因此決定在新國安家。

陳蕾婷(中)和丈夫(左)為了更好的工作發展和女兒的教育而選擇在新國安家,房產經紀黃慧琪(右)幫助他們完成交易。(受訪者提供)
來自檳城的陳蕾婷(31歲,行政人員)在2020年8月份生女兒,兩個月後她便返回新國工作,沒想到這一分隔就是一年多。
當時新馬因疫情實行邊境管制措施,因離家太久,陳蕾婷曾萌生回馬發展的念頭,但後來認為留在新加坡更有利於丈夫(36歲,IT從業員)的職業發展,才決定在新國安家,並在之後把女兒接來接受教育,她女兒目前也已進入新國託兒所。
另一個促使陳蕾婷夫婦買房的原因是高昂的租金市場,她透露,早前在荷蘭村一帶的普通房每月租金要千元,夫婦想把女兒接來同住,不料遭到房東的反對,這也更堅定兩人買房的念頭。
陳蕾婷和女兒去年7月已轉換成新國公民,她告訴記者:「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不要轉換成公民後再買,可是我們不想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