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幾乎沒人會在家裡做飯,都是下館子。各位是不是感到非常驚訝?倒不是新加坡人非常有錢,頓頓出去吃,而是在新加坡即便是想要在家裡做飯,也是沒有足夠條件的,更何況比起在家做飯,出門吃飯反而更加便利划算哦。

無煙新加坡,廚房油煙一起管
新加坡是個面積很小的城市國家,總面積僅有720平方公里,長久以來旅遊業都是新加坡的經濟產業支柱之一,為了保證環境,新加坡在這方面下足了工夫。
上世紀後期,新加坡提出了「無煙城市」的概念,除了傳統的污染,連廚房油煙都被禁了。
新加坡人居住的幾乎都是國家建設的組屋,儘管都預留了油煙機孔洞,但在新加坡安裝廚房油煙機進行排煙,都是需要去申請相關執照的,非常麻煩,成本也高。
通常來說,也就那些餐飲企業才會去申請油煙機執照,一般人家裡基本沒有。

出門吃飯,方便衛生又好吃
如果不能在家裡做飯,當然也不能光喝水,既然如此,新加坡人只能選擇出門吃飯,因為新加坡土地少沒有農業,基本所有的食品都要靠進口。
對食品安全方面,新加坡管得非常嚴格,除了源頭之外,在經營場所也是如此。
新加坡的餐廳、飯店、路邊攤等,經常會被突擊檢查,任何不滿足標準的館子都要受到嚴懲重罰,所以在衛生安全這方面,新加坡的「吃」還是非常讓人安心的。
咱們覺得出門吃飯不太衛生,可新加坡卻截然相反,在外頭吃飯還是很乾凈的。

雖然新加坡很小,但這裡除了主體的華人,還有大量的歐洲人、泰國人、印度人等等,加上這裡的經濟繁榮,幾乎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夠吃得到。
在新加坡的路邊攤與公眾食堂吃飯,能夠選擇的種類也極其豐富。
新加坡靠近赤道終年高溫炎熱,自己在家做飯實在麻煩,而且花費不少,如果在外面吃,既好吃又方便,不需要自己倒騰半天,也不用刷碗洗鍋之類,非常方便。
新加坡的組屋社區都有自己的食堂,也靠近就餐地點,吃飯很容易。

花時間做飯,倒不如賺更多的錢
新加坡是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國家,其經濟總量甚至超過了馬來西亞,作為華人為主體的國度,新加坡的生活節奏也非常快,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很忙碌的。
在新加坡人的眼裡,生活本就挺辛苦的了,如果還要花時間在一日三餐上實在很累。
同樣需要花費時間,將這些時間用來加班工作賺更多的錢,還是很划算的,而出門吃飯,比起自己在家做飯的話,就能節省下不少的時間,這才是真正明智的選擇。
新加坡人不怎麼在家裡做飯,而選擇在外面吃,也是一種地方的特色文化。

新加坡人大多不在家裡做飯,也是有自己特別的原因的,當地本來就非常炎熱,而且大部分的食物都需要進口,自己做飯不僅成本很高而且還挺辛苦麻煩。
要是大家都在外就餐的話,就能夠標準化管理,不僅方便衛生,而且有利於環保。
當然新加坡的地方很小,大多數的人都居住在組屋當中,國家也有足夠的條件來安排大眾就餐的公共食堂等等,這樣一來,所有的新加坡人都能夠得到便利,何樂而不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新加坡人不在家裡做飯,不僅成了特色文化,也讓很多地方的人羨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