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力鼎「新太子」:新加坡不團結,我們就完了!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全國職工總會舉辦的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說時表示,在疫情期間,職工總會與政府合作,避免了冠病的最壞影響。
李顯龍說:「與冠病的戰鬥非常漫長,而新加坡的冠病情況剛剛開始緩解。我們還不能高興得太早,不過我們至少能安心一些。」
他補充:「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全力保護生命和生計。」
李顯龍說,和過去的危機一樣,勞資政為員工們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

(圖:來源自網絡)
在疫情期間,職工總會與政府合作,協助失業人士找新工作、通過職工總會關愛基金和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為國人提供援助、也協助本地公司維持業務,以避免裁員。
總理表示:「在大家的努力與配合下,我們避免了冠病的最壞影響。」
李顯龍也說,今年年初,新加坡對後疫情復甦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
隨著新加坡開放邊境和放寬防疫措施,餐飲業和航空業正在強勁反彈。
他說,新航再次起飛,而今年樟宜機場的客流量預計將恢復到疫情前的50%。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和餐館也開始迎來更多顧客,建築業也正在復甦,而承包商正努力完成被延誤的項目。
李顯龍總理表示,新加坡必須做好準備,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
李顯龍總理表示,政府正採取措施,保障新加坡的糧食和能源的供應。不過,未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通貨膨脹將持續居高不下;全球增長將減弱,明年可能出現衰退。
,新加坡同全球經濟緊密聯繫,無法避免這些下行壓力。新加坡除了太陽能供電,幾乎所有能源供應都是進口。當油價在每桶50美元左右時,我們每年進口原油和天然氣的成本約為300億元。油價翻倍上漲,新加坡的支出也更高。一部分開支必須由本地家庭、企業和政府承擔。
李顯龍說,在短期內,政府提供的援助計劃能幫助本地家庭減輕負擔,但長遠來看,這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說,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提高生產率,推動企業轉型,取得經濟增長來提升每個人,如此國人的收入才能提高,足以彌補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

(圖:來源自網絡)
李顯龍表示,大國可以轉向國內市場,但新加坡無法這麼做,因此我們必須保持開放,讓經濟變得更有韌性,同時不斷把握增長機遇,提高競爭力。
「儘管氣候不確定,同時也還面臨著全球化的壓力,投資者仍會覺得值得來新加坡投資,我們仍將可以出口到國外市場,我們還能在這個世界上謀生。」
李顯龍強調,取得經濟增長並不足夠,新加坡也必須保持政治和社會凝聚力,國人要強大和團結,而勞資政三方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李顯龍表示,新加坡的勞資政三方夥伴關係,為新加坡的經濟和凝聚力做出了巨大貢獻;政府、僱主和工會位共同目的而努力,數十年來在許多不同問題上提出雙贏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新加坡以前度過不確定時期和危機的方式, 這也是新加坡繼續需要採取的方式,在未來繼續保持團結和成功。
另外,總理也通過三家公司的經驗,分享實現業界轉型的三個方法包括,企業可以順應行業趨勢而轉變業務、重塑行業品牌以吸引更多工人加入,以及創造更靈活的工作安排來提高工作人員的保留率。

(圖:來源自網絡)
獲推舉為新加坡第四代團隊領軍人物的財政部長黃循財宣布,他和團隊將在不久後正式啟動計劃,為新加坡未來十年和之後的發展制定路線圖。
黃循財在全國職工總會舉辦的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說時指出,這將是第四代團隊的一項重大任務。他們將同工會、民間和私人領域等各個層面的人士接觸,徵詢對經濟、醫療保健、住屋、教育等不同領域的意見。
黃循財說,團隊將考慮哪些方面需要改變做法或是如何做出改進。不過,他強調,這不全然是政府可以為人民做些什麼,而是全民上下如何攜手打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體現新加坡的價值觀。
黃循財也承諾,他和團隊將致力加強人民行動黨和職總的共生關係,以及勞資政合作。

(圖:來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