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有冠病患者康復後到中醫診所調養身體。《活得好》請中醫師談中醫如何幫助冠病康復者調養身子。
宜康中醫醫師王水珍醫師和陳珮晶醫師接受《活得好》訪問時說,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人體的正氣虛時,病邪就容易侵入。
從中醫的角度,冠病屬於一種「癘氣」。當疫毒侵入人體,會導致機體的陰陽失調,氣血津液精氣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體質變虛。若體質偏虛,抗病能力就會減弱,再次感染病邪的幾率可能增加,因此患病後調養身體及改善體質至關重要。
醫師說,冠病患者康復後多數申訴出現疲倦、心悸、氣短、食慾差、失眠、關節肌肉疼痛、鼻內不適等症狀。
一些兒童患者康復後也申訴食慾不佳、偶咳、感到疲憊等。
醫師說,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病制宜,根據患者的症狀、年齡、性別、體質等因素來制定調養方案,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差異,患病康復後的反應不同,所以用藥調養及防治方法也異。舉例,成人康復者肌肉關節疼痛,可通過針灸、推拿、拔罐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及調節系統功能;出現疲倦乏力,則可通過中藥補益肺氣、健脾行氣。
對於兒童康復者,可嘗試小兒推拿,通過手法按摩,來調整臟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