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談到林廷洽與林金殿父子,在華僑領袖的研究中,鮮少提及他們的夫人,女性角色往往被忽略,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星洲華社中活躍著夫人團,許多僑領的夫人也是活躍的社會活動家,多以英文教育背景的聞名。
在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九龍堂的研究中,在前殿發現林金殿與梁喜娘的祿位,奉祀人為六位兒子:國泰(Kok Tai)、國發(Kok Huat)、國明(Kok Beng)、國文(Kok Boon)、國聯(Kok Bian)、國家(Kok Kah)。根據林金殿長孫回憶,梁氏為正室,在家中被稱為「阿嫲」,是廣東籍,然而,在祖籍地同安,卻有另一種說法,有後裔將林金殿的福建籍夫人列為正室。早期華僑多有兩頭親,一夫多妻,林金殿也不例外。林金殿有五位夫人,除了「阿嫲」外,還有「唐山嫲」(福建籍)、「三嫲」(廣東籍)、「上海嫲」,五夫人據傳原為家中廣東籍女傭。林金殿去世前,家族成員聚居在新加坡俊源街(今已不存),因阿嫲為廣東籍,家中女傭多為廣東媽姐,梁氏篤信佛教,家中晨昏均有誦經聲。
林金殿、梁喜娘與家人合影(局部),圖片來源:林積善。
閱讀早期報紙時看到關於林金殿夫人梁妙喜女居士於1966年6月21日去世的信息,梁氏享壽82歲,報紙以相當篇幅記述其生平,不難看出被社會公認的林金殿夫人為梁喜娘,這與九龍堂牌位記錄相吻合。
根據報紙記述,梁氏不僅生前捐出大量財物,臨終遺囑兒孫又捐出叻幣一萬元,分贈給各家慈善機關學校。對梁氏生平的描述顯示其為虔誠的佛教徒,有著廣泛的社會網絡,為佛教儒學慈善事業做大筆捐獻,可以推測她掌管家族事務,具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和自主能力。
現將相關新聞報道抄錄如下,供學友參考。
梁妙喜女居士順寂訂十九日舉行荼毘
《南洋商報》1966年6月13日,頁7。
本坡彌陀學校信託人,及佛教居士林,福緣念佛會董事梁妙喜女居士,早歲皈依佛教前輩轉道老和尚座下,數十年來,奉佛持齋,廣行慈善及諸社會公益,相夫教子,卓著賢淑聲譽,乃已故聞僑林金殿之德配。女居士晚年致力於佛教弘法慈善工作。歷任居士林婦女部主任數屆,貢獻良多,並獻其所購在黎士哥士律龍山寺隔鄰一大片地皮,原欲籌建彌陀寺,後即改獻作為今之彌陀學校建築堂皇校舍之校址。此外女居士對於佛教總會,菩提學校及有關寺院庵堂,亦多捐助善緣懿行,由來已久,並曾與其夫捐獻利峇峇厘律南洋聖教總會會所全座,古香壯觀。同時對於紅萬字會及萬慈學校亦嘗拔其簪珥以為贊助,其樂善好施有過人者。方期克享期頤,遽知世緣已盡,經於前晚(十一日)九時安詳順寂。享壽積閏八十有二。其嗣哲國泰,國發,國文,國明,國聯,國嘉昆仲,皆已成家立業,克紹箕裘,而兒孫滿堂堪稱福壽全歸。聞喪家已訂於本月十九日(星期五)下午二時,將依佛教儀式,自其喪居惹蘭淡巴二十五號寓邸(No 25 Jalan Ungas, Off Jalan Tempur)(靠近二關謙福律第一條巷進入)奉靈柩發引至淡申律光明山仙身塔舉行荼昆。屆時素車白馬,經聲佛號,當有一番榮哀。據悉喪家另刊訃聞,以廣週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