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5日起,新加坡私召車業者Grab向乘客徵收的平台費用將從目前的三角錢上調到七角錢。
Grab近日在發給用戶的電郵中提到上述調整,並指這有助支持公司的開發工作,繼續優化應用的功能。Grab的所有車輛電召服務,包括JustGrab、GrabHitch和Standard Taxi都會受影響。Grab也提到,將平台費用(platform fee)上調到七角錢,是為了同其他私召車業者收取的平台費用一致。
私召車業者Gojek的平台費用是七角錢;TADA向18新元及以下的車資徵收約六角錢的平台費用,18新元以上的車資則收約八角錢;Ryde的平台費是三角錢。
在應對司機短缺方面,Grab表示除了招募更多司機加入,也在應用推出一些新功能,提高司機的效率。例如,司機可利用「熱點導航」,留意哪些地方的乘客需求較高。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今年3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交通部的開支預算時表示,雖然點對點載客服務的需求回升,但每月的活躍司機從疫前的6萬9000名,減至去年第四季的大約5萬5000名。司機人數減少,乘客除了要支付更高的車資,等候時間也更長,尤其是在晚間。

車隊超過2500輛 騰越和寶威下月合併為本地第二大德士公司
另外,SMRT企業旗下的騰越德士將與寶威德士合併,成為新加坡本地第二大的德士運營商,力求在競爭激烈的點對點載客服務中擴大市場份額。
寶威(Premier)德士去年8月被房地產商畢索資本集團(BS Capital)子公司車城項目管理(Carros Project Management)收購。
騰越德士(Strides Taxi)、寶威和畢索資本集團近日發聯合文告宣布,騰越德士和騰越汽車服務(Strides Automotive)將與寶威德士和旗下汽車維修服務合併,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騰越寶威(Strides Premier)。騰越控股將持有騰越寶威大部分的股份,其餘股份由寶威公司和畢索投資者(BS Investors)共同持有。畢索投資者是車城項目管理的小股東。SMRT受詢時並未透露各方的持股份額。
新公司將在今年5月正式成立,車隊超過2500輛。到時,騰越寶威的車隊將超越得運(Trans-cab)德士,成為新加坡第二大德士運營商。
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網站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新加坡本地共有近1萬4000輛德士。康福德高經營8741輛康福和城市德士,占總數的約63%;得運有2171輛德士,占約16%的市場份額;騰越和寶威分別有1537輛和965輛德士,市場占比為11%和約7%。
騰越寶威會和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及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密切合作,聯繫現有司機和員工。現有的私召車、德士、豪華德士和私家車的租賃協議不會受影響。公司合併後,員工也將能繼續履行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