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反覆,很多人都在考慮接種疫苗,不過5月份開始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很多人也在觀望。
本地近日因社區病例回升,疫苗接種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不過專家提醒,在疫情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也至關重要,不應該被忽略。

本地的季節性流感高峰期每年主要集中在11月至1月,以及5月至7月,每年估計可造成大約12%的肺炎與流感住院案例,以及600起死亡病例。
為了降低感染流感的人數以及流感引發併發症的風險,衛生部建議國人,尤其是高風險群體,每年定期注射一劑流感疫苗。
根據Parkway Shenton提供的數據,旗下診所去年施打的流感疫苗數量雖然增加了大約34%,但其他疫苗的接種率如白喉(diphtheria)、人乳頭瘤病毒(HPV)和A型肝炎等,都有所滑落。

亞美德科醫療集團(AsiaMedic Limited)的工作人員表示,旗下診所接種流感疫苗的病人,過去一年下滑了大約兩成。
這也跟疫情有關,國人都做足了防疫措施並且多數居家辦公,因此染上流感病毒的機率可能相對比之前低,所以接種量也有所下降。
很多人會覺得,在家很安全,又不會接觸到她多人,生病的可能性不大,不太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同時也害怕不知道能不能同時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參雜在其中。

但是專家強調,疫情期間,接種流感疫苗更為重要!
因為兩者的症狀非常相像,都類似於感冒。此外,如果這兩種病患求醫的話,同樣都需要接受拭子檢測。
如果沒有注射流感疫苗的話,很多人可能會得到流感,有感冒的症狀而需要做拭子檢測,間接的就占用了這方面的資源。
衛生部建議國人,在接種冠病疫苗之前或之後,還是能夠接種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但兩種疫苗的注射時間須間隔至少14天。

也即是說,接種冠病與流感疫苗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兩者之間並無衝突。
不過,如果對這方面仍有顧慮,可選擇間隔四個星期再進行接種。
但是不鼓勵同時接種新冠與其他疫苗,因為這可能會造成當出現副作用時,醫生的診斷受到影響。

建議間隔兩種疫苗的注射,是為了安全起見,並非沒有隔開就具危險性。
對於年輕人來說,免疫系統較強,因此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機率更高。不過,他們出現的副作用通常不具危險性,而是普通的肌肉疼痛、發燒和頭疼等。
如果出現這類副作用的話,醫生建議多加休息,有需要再吃止痛藥或退燒藥,一般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接種疫苗當天除了多喝水和定時用餐外,接下來不應該做劇烈運動,並且要有充足睡眠,確保身體得到足夠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