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屢遭美國打壓制裁,不僅體現在晶片危機,還體現在5G領域。不少美國的堅定追隨者為了討好美國,拒絕了華為的5G網絡建設,努力達成美國的5G建設"去華為化"目標。日前,新加坡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全部拒絕了華為5G,選擇了諾基亞和愛立信。

據媒體報道,為確定選擇哪家公司作為新加坡的5G設備供應商,新加坡專門做了招標。最終結果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之前一直看好華為的三大運營商均改換了立場,第一大運營商新加坡電信選擇了愛立信,第二的StarHub和第三大的M1公司則更青睞諾基亞。
儘管新加坡通信信息部長宣稱招標過程公開透明,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但是外界並不相信這種說法。因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一直是美國強力推薦的5G設備供應商,並且依附於美國的不少國家都選擇了這兩者,比如加拿大瑞典、捷克、丹麥、波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努力將5G版圖控制在自己的範圍內。

目前,愛立信和諾基亞已經簽訂的5G商用合同數量分別是91個和70個,華為在今年2月份就已經達到了91個,雖然仍有優勢,但這種差異已經越來越小了。
今年5月份,華為5G網絡已經在德國順利通過了安全專業審核,還獲得了"Good Quality"的評價,足以證明其性能的穩定以及安全可靠性。前段時間,美國鬆口,開始和華為協商討論5G標準制定,如果不是看重華為的這項技術,美國又為何會自己打自己的臉呢?所以在性能和專業性方面,華為是絕不遜色於愛立信、諾基亞的,此次失利完全是政治原因。

不過華為也不是一無所獲,它和新加坡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達成了協議,會在部分地區提供5G網絡設備,也算是打入了部分新加坡市場。到2022年新加坡的部分地區就可以使用華為的5G網絡了,到時候就可以對比一下不同公司提供的5G信號的優劣勢了。只要我們有機會展示自己,將服務和售後做到盡善盡美,何愁打不開更廣闊的市場呢?

美方一次次壓制華為和中興,但一次次地被證實,中華民族是不會被打倒的,在夾縫中生存的華為,一定會迎難而上,腳步越走越堅定,道路越走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