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上公廁只顧帶手機,想過哪個「坑」細菌在慢慢「吞噬」你?
在新加坡...
不!
應該說是在全球各地...
許多低頭族都喜歡帶著手機在廁所里遨遊網絡,不知道的還以為廁所WiFi信號最強!你有沒有這樣的一種「廁所情結」呢?
玩遊戲、刷朋友圈、看視頻……這樣一蹲就是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以上...
其中的危害就不多說了!
就說,你覺在公廁你蹲的那個「坑」乾淨嗎?

(圖:來源自網絡)
今天,和各位小夥伴一起認識下公廁...
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世界真是啥組織都有...),每人每天上廁所6~8次,一年約2500次,人的一生約有3年時間在廁所度過。
現代人生活繁忙,每天在外使用公共廁所的機會和頻率遠遠超過家裡的衛生間。
...
那麼你選擇公廁的時候,是怎麼選擇的?
是搶嗎?
有蹲位就不錯了...對不對?
想過去哪個隔間嗎?

(圖:來源自網絡)
據資料顯示,許多人每次去公廁都會避開第一個隔間,也就是最靠近門口的隔間。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有二——
一是大家都認為第一個隔間一定是最多人去的,肯定也是最髒的;
二是有些人比較注重個人隱私,認為第一個隔間容易在方便時被人打擾。
你是不是也這樣想?
第一個隔間真的最髒嗎?
來看實驗!

(圖:來源自網絡)
美國一個求真類節目做過一個實驗。
節目組在加州海事學院的一間男廁所,安裝上了監控攝像頭,準備收集4天當中4個隔間的使用次數以及細菌數量。

(圖:來源自網絡)
為了確保實驗順利進行,節目做了以下的準備:
1. 在每個隔間安裝機械自動計數器,通過開關門方便記錄每個隔間的人流量。
2. 請專業清潔人員到衛生間進行徹底清潔。確保實驗檢測到的細菌不是之前留下的。

(圖:來源自網絡)
實驗開始後,隨機對使用後的男士進行採訪。
第一天,主持人對使用者進行了隨機採訪:第一位男士說他使用了第二間;第二位說他使用了最後一間,「事實上這一整天都沒有人使用第一間」。
第二至四天,陸續有很多人使用了衛生間。
96個小時後,再次對每個隔間的馬桶進行細菌採集,並對機械開關統計的數據進行整理。
結果顯示:第一個隔間最乾淨!
各個隔間的使用次數和菌落數如下—

(圖:來源自網絡)
1號隔間的使用次數23次,菌落總數也只有162次,是4個隔間當中使用頻率最低,相對來說也是最乾淨的。
更多人選擇了位於中間位置的2號隔間和3號隔間,使用次數分別是38和34次。
這個結論恐怕和人的心理預設有關。當每個人都想著第一個隔間最髒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人去使用它了,自然它就是最乾淨的了。
...
現在大概知道哪間相對最乾淨了吧!
不過問題來了!
上廁所都是心急火燎飛奔過去的,誰還有那心思看隔間...幾乎都是一個個拉過來...
人太累...
上個廁所也不能隨心所欲呀...
最後!
提醒下,上廁所也要有個小貼士...
1、為了預防馬桶內水花濺起,用一張紙巾或一段衛生紙,打開平鋪在馬桶水中,就可以解決了。
2、千萬不要蹲在馬桶上如廁,容易滑倒摔傷,甚至有人曾經踩破馬桶,受傷嚴重。

(圖:來源自網絡)
3、許多人擔心用公共馬桶會被傳染上一些性病和皮膚病。醫生表示,理論上的確有被傳染的可能,臨床中基本沒有碰到,如果皮膚本身有破潰,建議外出還是蹲廁較為衛生...
不過...在新加坡找蹲坑...哎!!!
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