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新加坡飛回國,一到機場感覺自己進入了生化部隊
最近,新加坡和國內的航班是不斷的增加班次,不少小夥伴也是抓住小尾巴,趕緊回國,這時候總覺的還是國內最安全...
然後一網友回國,一到機場傻眼了?
這是機場???
全都穿著防護服,感覺真是進了生化部隊...一頭黑線!

(圖:來源自網絡)
也有走心的網友記錄了整個從新加坡回國的整個過程,雖然之前也分享過回國那些事兒,但每個階段回國絕對是不一樣滴!
比如上了新設備的樟宜機場那體驗感就完全不一樣了!
無接觸登機走一波...
特別提醒, 新加坡和國內開通了「快捷通道」,能讓一些人免除14天隔離,不過依然需要準備各種文件,申請過程一點不得馬虎,在出發前和入境後都必須進行冠病檢測,還要通過專人專車等,確保整個出行呈閉環方式。
出新加坡,首先肯定是到樟宜機場,在第一與第三搭客大廈的超過160個自助登機櫃檯都將逐步安裝近距離傳感器,從而降低病毒通過螢幕傳播的風險。
第一與第三搭客大廈推出共67個全新自助出入境通道,採用多模態生物識別系統,通過掃描眼睛虹膜(Iris)與面部特徵為乘客進行身份驗證。從今年4月起,面部與虹膜識別已代替指紋,成為出入境通關時驗證乘客身份的首選方式。

(圖:來源自網絡)
除了無需指紋的自助出入境通道,樟宜機場也在登機服務方面努力實現採用無接觸的方式。乘客只需站在自助值機櫃檯前,再將手指懸停在螢幕上方,無需觸碰螢幕,紅外傳感器便能有效追蹤手指的動作軌跡,輕輕一指便可選擇按鍵。如此一來,乘客便能在不觸碰螢幕的情況下,進行辦理登機與行李託運。
此外,這些櫃檯螢幕也已噴塗防毒塗層,達到抗菌消毒作用,塗層三個月有效。目前,新加坡樟宜機場也在嘗試將該紅外技術用在電梯按鈕上,以進一步在機場內實現更多無接觸運作。
此外,為航班逐步復甦做準備,超過400塊透明櫃檯屏風也將安裝在登機櫃檯、海關大廳、退稅櫃檯及問訊處,為需要人工協助的乘客及工作人員提供一道安全隔離屏障。

(圖:來源自網絡)
進入候機室,乘客會領到上海防疫須知和入境旅客健康申明卡。
所以提前進行網上申報非常重要,並截圖保留申報碼,在抵達上海後能派上大用場。例如向檢疫人員出示之前健康申報碼,可以領取到冠病採樣單和檢測試管等。
出於安全考量,許多中短途航班已暫停機艙餐飲服務,飛往上海的五小時航班自然也不例外。
此外,飛行途中也須再次測量體溫,起飛三小時後空乘人員會二度來測量體溫,檢查是否有乘客出現不適症狀。

(圖:來源自網絡)
飛機降落後,所有乘客必需留在座位上,等待中國海關防疫人員進入機艙檢疫。
防疫人員會和機組人員核對乘客名單,並確認乘客是否預先上網提交入境健康申報。已提交申報的乘客可分批下飛機,一些手機連不上網而無法申報的乘客,只能留到最後才下飛機。

(圖:來源自網絡)
進入機場大廳後,向檢疫人員出示之前健康申報碼,可以領取到冠病採樣知情通知書單和檢測需用的試管。
來到採樣處後,防疫人員會同時進行血液採樣、鼻咽拭子採樣以及口咽拭子採樣,全套檢測確保結果最精準,但全程只需五分鐘。
前往集中隔離點做完冠病檢測,就可以進行通關和領取行李的常規步驟。
領完行李後,有固定住處的人根據住址前往各區接待點,其他人則必須到統一安置點等待前往集中隔離點的巴士。
到國內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
...
所以回國先擺好心態,好多檢查都是為了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