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廊上擺有笑佛、福祿壽、觀世音菩薩、馬來神像、印度神像等,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擺設品,記者數了數至少有62尊,現場宛若小型神廟。(圖:曾琬瑜)
「笑佛、福祿壽、觀世音菩薩、閻羅王、四面佛、馬來神、印度神、耶穌等等,竟然一字排開擺放在組屋走廊!」
加冷峇魯一帶組屋有居民把多達62尊大小神像擺滿走廊,宛如小型神廟。對神像感到害怕的鄰居就會繞道而行,有輪椅使用者則申訴:「擔心碰倒神像,輪椅很難出行。」
一名網民日前在小紅書上載一則短視頻,畫面中顯示在加冷峇魯第64座組屋五樓的走廊擺滿雜物,包括一張大桌子和一些擺設品。
記者走訪現場,發現眼前所見的、比視頻拍到的畫面更誇張。除了大桌子和擺設品,在長達50米的走廊,左側放滿不同神像,包括笑佛、觀世音菩薩、閻羅王、馬來神、印度神、耶穌、福祿壽等。
這些神像大小不一,細數下共有62尊,光是觀世音菩薩就有十尊、笑佛九尊、福祿壽兩尊、印度神像至少八尊。其他擺設品包括招財蟾蜍、龍龜、麒麟、鯉魚、神仙等。
一些神像前放有香爐,上面插有多支香,走廊空氣瀰漫著淡淡「瓦瑪拉」(Varmala)花環和香的味道。此外,走廊牆上還安裝了支架來放置盆栽。
走廊右側則放有其他雜物,如:腳踏車、不鏽鋼櫥、紙箱、保麗龍箱、油漆罐、裝修工具等。中間則放了一張大桌子和兩張椅子,桌上放有零食、膠帶、雞蛋盒、尺等。
儘管這個50米的走廊看似寬敞,但因被各種神像、擺設品和雜物占據,空間變得狹小和雜亂。


神像和盆栽一字排開擺滿長達50米的走廊。(圖:曾琬瑜)

走廊的左右兩側甚至是中間擺滿東西,多數居民認為阻擋去路。(圖:曾琬瑜)

走廊右側則放有其他雜物,如:腳踏車、不鏽鋼櫥、紙箱、保麗龍箱、油漆罐、裝修零件等。(圖:曾琬瑜)

桌上放有零食、膠帶、雞蛋盒、尺等。(圖:曾琬瑜)

走廊的牆壁安裝支架放置盆栽,盆栽上還放有神像、口罩、吃剩的麵包等。(圖:曾琬瑜)

耶穌雕像。(圖:曾琬瑜)

馬來神。(圖:曾琬瑜)

神像。(圖:曾琬瑜)

印度神像和閻羅王。(圖:曾琬瑜)

神像。(圖:曾琬瑜)

神像。(圖:曾琬瑜)

神像。(圖:曾琬瑜)

大尊的笑佛。(圖:曾琬瑜)

支架上也有小尊福祿壽和擺設品。(圖:曾琬瑜)

盆栽內放有觀世音菩薩擺設品和招財蟾蜍擺設品。(圖:曾琬瑜)

支架一處擺有六尊觀世音菩薩擺設品。(圖:曾琬瑜)

金色的笑佛。(圖:曾琬瑜)

八個大小不一的笑佛以及神仙擺設品。(圖:曾琬瑜)

盆栽和小象擺設品。(圖:曾琬瑜)

盆栽和擺設品。(圖:曾琬瑜)

盆栽和擺設品。(圖:曾琬瑜)

福祿壽、鯉魚擺設品、龍龜擺設品等。(圖:曾琬瑜)
居民:阻擋輪椅使用者和醫護人員通行
住在同樓層的一名女傭Win告訴記者,她和高齡90歲的老僱主共居一屋,由於老僱主雙腳無力,因此外出需要以輪椅代步。
「走廊放著雜物有點阻礙通行,因為擔心碰倒神像,所以推輪椅經過這裡時要特別小心。平常我會使用另一邊的電梯,避開經過這裡。」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女居民也會避開這走廊,改搭另一邊的電梯。
她說,這一帶是老人區,時不時會有老人跌倒的意外發生,醫護人員推著擔架床上來時,無法輕鬆通行。
「我自己也是需要以輪椅代步,走廊太多東西,我的女傭有時推不到時,我只好起身自己慢慢走回家,不過好在我還能走路,不然怎麼辦?」
住在同一層的居民則提到:「我理解信仰的重要性,但公共區域應該保持通暢。現在走廊被這些神像和雜物占據,不僅影響美觀,還帶來了安全隱患。」
另一名居民也表達擔憂:「這些神像堆積在走廊上,晚上經過時總覺得陰森森的,心裡不踏實。加上我家裡有小孩,每次經過這些神像時,我都要特別小心,怕他們不小心碰倒了。」

鄰居Emma說,支架上有三四個盆栽屬於她的。(圖:曾琬瑜)
鄰居:屋主或許喜歡收集神像
記者在星期二(7月30日)上門找擺放神像的屋主詢問,但是他沒有應門。
同層鄰居Emma告訴記者,擺放神像的單位住著一對印裔姐弟,他們為人友善,與左鄰右舍相處融洽,神像歸他們所有,並已經擺放好幾年了。
她說:「他也讓出他安裝的支架的一點位置給我放盆栽,所以有三四個盆栽是屬於我的。」
惹蘭勿剎市鎮會回復《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表示,在作出任何答覆之前,市鎮會先派人員前去查看,以了解情況。


走廊如此狹窄但是仍有居民在左右兩則放東西。(圖:曾琬瑜)

舊式組屋的走廊較窄,只有一米寬,而且又有小壟溝,放了東西在門外,走廊更窄。(圖:曾琬瑜)

居民自製曬衣架。(圖:曾琬瑜)

大部分單位門口都放置掛滿衣服的晾衣。(圖:曾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