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老字號國成球記餐室創辦人曾深陷賭海,輸了血汗錢跌入最低谷時才幡然醒悟,努力研發新菜肴重整旗鼓,煮炒生意如今傳承到第三代,並首次入駐商場。
起源於東亞大樓咖啡店內一間小攤位的國成球記餐室(也稱國成菜館),主打煮炒料理,最出名的是大蝦河粉。該店自2016年起至今,都榮登米其林必比登推介。
老字號原本位於恭錫街30和32號,前年搬到老店鋪20米以外的恭錫街2號和4號,如今更是首次進軍商場,本月15日在城市廣場(City Square Mall)開分店,由第三代掌舵人黃兆強(47歲)經營。

黃兆強(左)從父母手中接棒,繼續打理老字號餐館。(受訪者提供)
黃兆強受訪時說,早年完成兵役後就到店裡幫忙,過了幾年決定出外闖蕩成為了工程師,之後也經營通風設備的生意。不過,一直打理餐室生意的弟弟黃兆洪三年前希望轉換跑道,促使黃兆強辭去工程師一職,接管了家族生意。
「很多新加坡老字號都因無人接手而倒閉,我不希望自己的家族生意也如此。其實我們有些從祖父時代留下的食譜都已經失傳了,所以我更想把好吃的味道傳承下去。」
黃兆強說,祖父60年代從中國南下,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並在東亞大樓咖啡店裡賣煮炒,但期間深陷賭海,輸了很多錢。「他跌入谷底時才開始思考要怎麼重新來過,於是鑽研新菜色,就這樣研發出不少拿手菜,包括大蝦豬腸粉、大蝦河粉,苦瓜豉汁燜排骨等。」
「不過,大蝦豬腸粉的食譜沒傳下來,只是曇花一現,現在也沒人知道怎麼煮了,所以我希望可以通過開分店,請來更多廚師,確保其他食譜得以延續。」
掌舵人: 願轉售讓招牌延續
黃兆強也說,開業至今,他們一直都維持在一家店的經營模式,他接手後才開始萌生開分店的想法,希望把品牌做大,讓更多人認識國成這個招牌。
對於未來發展,他說和太太育有兩個孩子,但年齡尚小,以後也不確定是否會接手,加上自己也會有退休的一天,所以他不介意將招牌和食譜轉手。
「這幾年其實有不少投資商有意入股,但我更希望有心人可以直接買下全盤生意,繼續將它發展下去。「
首次入駐商場
新店裝修砸近30萬元。
黃兆強透露,新址地點在半年前敲定,當時物色了不少商場的店鋪,發現城市廣場的租金價格最理想,比其他更中心的店鋪便宜約一半甚至幾倍。
「不過,我們在裝修方面也花了不少,粗略計算花了30萬元左右。」
「目前廚師加服務員有近20位員工,但新員工難請,希望可以儘快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