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知名的實業公司有哪些?【新加坡百問百答41】

2025年03月24日   •   6498次閱讀

新加坡的經濟發達,擁有許多知名的企業,也吸引了很多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乃至將全球公司總部設置在新加坡,以享受新加坡優秀的基礎設施,寬鬆的稅務政策以及優秀的人才環境。在這裡我們引用財富(Fortune)雜誌的2024年新加坡20大企業榜單,為各位展示一些以新加坡為總部,年收入較高的大型實業公司。

1. 托克集團(Trafigura)

托克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公司,成立於1993年,由Claude Dauphin和Eric de Turckheim創立。托克集團在全球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涉及石油和石油產品、金屬和礦產、航運和船舶租賃、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托克集團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大宗商品的採購和銷售,提供物流運輸、倉儲、融資和其他風險管理措施,為全球的客戶和供應商提供優質服務和支持。

托克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包括在石油領域的自有碼頭,以及與全球超過65個地區的第三方油港簽訂的長期租賃協議。公司擁有超過4,500萬桶的石油存儲設施,並在全球各地擁有80多艘定期租船。在金屬和礦藏領域,托克擁有和經營位於南美、非洲和中國的多個精礦儲存設施以及位於秘魯的礦山。托克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私有金屬交易商和第二大私有石油交易商。

托克集團2023年全年營收2443億美元,在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19位,顯示了其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2. 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

豐益國際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國企業,成立於1991年,是亞洲領先的綜合農業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糧商之一。豐益國際的業務涵蓋了從農業大宗商品的種植、加工、生產到銷售的整個價值鏈,涉及油棕種植、油籽壓榨、食用油精鍊、麵粉和大米加工、食糖加工和提煉、消費品製造等多個領域。

集團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500個製造工廠,分銷系統覆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其他50多個國家和地區。豐益國際在中國的業務尤其顯著,其旗下品牌「金龍魚」是中國市場上知名的糧油品牌。

2023年全年,豐益國際營收672億美元,旗下員工超過十萬人。

3. 奧蘭國際(Olam International)

奧蘭國際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領先的食品和農業企業,其價值鏈橫跨60多個國家。奧蘭國際的業務涉及多種農產品,包括可可、咖啡、棉花、堅果和香料等,為全球19800多家客戶提供食品和工業原料。它是全球最大的可可豆及其製品、咖啡、棉花和大米的供應商之一。

奧蘭國際的業務模式從自家果園和莊園種植作物,到從全球農民網絡採購,運營超過85個大型加工和製造設施,開發和提供食品成分、飼料和纖維,同時提供供應鏈、貿易和風險管理專業知識以滿足客戶需求。此外,公司還在非洲直接向消費者市場自己的品牌。

2023年全年,奧蘭國際營收360億美元。奧蘭國際的願景是成為全球領先的食品和農業企業,通過提供可持續的、天然的、增值的食品產品和成分,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美味產品的需求。

4. 偉創力(Flex Ltd.)

偉創力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設計和製造服務提供商。公司成立於1981年,在全球30個國家擁有運營機構,員工人數超過16萬人。2023年公司全年營收264億美元。

偉創力的業務範圍廣泛,涉及多個行業,包括航空航天、汽車、計算機、工業、消費品、基礎設施、醫療等。公司提供從設計、工程到製造和物流的全套服務,幫助客戶將產品從概念階段轉變為現實。

偉創力在汽車領域提供廣泛的服務和產品,包括自動駕駛控制器、車聯網產品、電動化產品以及智能化產品。公司在工業領域通過預見性維護和遠程管理等技術提升企業運營效率,並幫助客戶實現工廠運營自動化。在通信領域,偉創力專注於5G/LTE、無線、IP和光學網絡的設計和製造,提供多路訪問邊緣計算(MEC)通訊解決方案。公司還為企業提供全球網絡和最新的計算技術,擴展客戶的雲解決方案和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偉創力在消費類設備領域專注於生產和設計突破性的可穿戴設備和互聯家居,全球約75%的可穿戴設備在偉創力生產。在健康解決方案領域,偉創力提供醫療器械、藥物運輸、診斷和醫療設備。

5.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947年的新加坡國有航空公司,也是星空聯盟的成員之一。新航以提供卓越的服務和舒適的旅行體驗聞名於世,經常在各種航空服務評選中名列前茅。新航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馬來亞航空(Malayan Airways),最初成立於1947年,後來隨著新加坡的獨立,更名為新加坡航空。新航以樟宜機場作為樞紐,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航的機隊以擁有先進的飛機和高品質的服務而著稱,平均機齡保持在較低水平,這有助於維持高安全標準和運行效率。新航提供各種客艙等級的服務,包括經濟艙、商務艙、頭等艙和套房,以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2023年,新加坡航空全年收入141億美元。新航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還通過其子公司勝安航空(SilkAir)和酷航(Scoot)服務於區域和低成本市場,進一步擴大了其在全球航空業的影響力。

6. 冬海集團(Sea Ltd)

冬海集團是一家在2009年成立於新加坡的網際網路企業,由華人企業家李小冬(Forrest Li)創辦。冬海集團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數字娛樂(Garena)、電子商務(Shopee)、數字金融(SeaMoney)。其中,Garena是東南亞地區知名的網絡遊戲和社交平台,Shopee是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的電商平台,而SeaMoney則提供數字支付和金融服務。

冬海集團的發展歷程中,它以遊戲業務起步,獲得了騰訊的投資,並取得了《英雄聯盟》等遊戲在東南亞的代理權。隨後,公司推出了自研手游《Free Fire》,取得了巨大成功。2015年,冬海集團推出了電商平台Shopee,通過低價和免運費政策快速占領市場。2014年,公司還推出了數字金融服務AirPay,後發展成為SeaMoney。

冬海集團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戰略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其在遊戲、電商和金融領域的成功,使其被稱為「東南亞小騰訊」。2023年,冬海集團全年營收131億美元。

7. 新電信(Singtel)

新加坡電信是新加坡最大的電信公司,也是一家亞洲領先的通信集團。成立於1879年,是一家由新加坡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新加坡電信提供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通信、網際網路服務、電視、信息通信技術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新加坡電信的業務不僅限於新加坡國內,還擴展到亞洲、澳大利亞、非洲、歐洲和美國等地區。公司擁有廣泛的國際網絡,並且通過子公司和合資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運營。新加坡電信還擁有Optus(澳大利亞的一家主要電信公司)的全部股份。2023年全年新電信營收106億美元。

新加坡電信致力於提供創新的通信解決方案和高質量的服務,以滿足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需求。公司在移動通信、固定線路和網際網路服務方面均有強大的市場地位。此外,新加坡電信還積極投資於新技術,如5G、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以保持其在快速變化的通信行業中的競爭力。

8. 金光農業(Golden Agri-Resources)

金光農業資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棕櫚油種植公司,成立於1996年,業務遍及全球棕櫚油供應鏈。它是印尼最大企業集團之一——金光集團的農業和食品加工分支。金光農業資源的業務包括油棕種植園和榨油廠,以及一個精鍊加工系統,將經過認證的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加工成工業和消費品所需的原料。此外,公司還參與油料壓榨、物流、深海港口和倉儲設施運營以及行業研發等領域的經營 。

金光農業資源的綜合業務集中在棕櫚基可食用油脂的生產和分銷上。公司的產品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食用油、人造黃油、油脂化學品、生物柴油和食糖等 。

金光農業資源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全年營收98億美元,公司不斷在研發方面進行投入,以推進可持續生產力,並減少為農業開闢更多土地的需要。金光農業資源通過強大的經銷、品牌推廣、商品銷售、目的地加工、運輸和物流能力,建立了全球性多元化的客戶群 。

9. 吉寶集團(Keppel Ltd.)

吉寶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其業務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涵蓋基礎設施、城市發展和互聯互通領域。吉寶集團提供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脫碳、可持續城市更新和數字互聯互通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服務。2023年公司全年收入52億美元。

吉寶集團的業務部門包括基礎設施、房地產和數據中心等。集團致力於提供創新的城市空間解決方案,通過科技打造可持續發展和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賦能個人和群體充盈、美好的生活。

吉寶集團的發展歷程中,它一直是中新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的領軍企業,如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管理以及提供城市空間解決方案的能力涵蓋可持續城市更新、養老、新型城鎮化、住宅和零售等領域。

10. 凱德集團(CapitalLand)

凱德集團是亞洲知名的大型多元化不動產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集團的業務聚焦不動產投資管理和開發建設,投資組合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的260多個城市。凱德集團擁有成熟的業務生態系統,具備全面的投資管理和運營能力,支持其不動產業務和平台建立橫跨不動產價值鏈的核心競爭力。2023年凱德集團及其附屬信託總營收超過30億美元。

凱德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可以追溯到1994年,目前在中國40多座城市管理300多個項目。集團在中國的核心業務包括來福士廣場、凱德MALL、騰飛產業園、雅詩閣、奕橋等,涉及住宅、辦公樓、購物中心、服務公寓、酒店及綜合用途項目。2024年標誌著凱德集團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三十年來,凱德集團在華業務穩步前行、變革創新,勇攀高峰。凱德集團在華業務的成功,是中國大市場中蓬勃發展的企業的一個縮影。

凱德集團在中國的商業業務發展現狀顯示,其資產管理規模和營收占比均實現較為穩定的提升,綜合體和商場的建面占比達到95%以上,是凱德在中國的主要業務。此外,凱德集團在中國的商業項目背後大多都有基金或REITs的支持,形成了一個資本閉環,這為凱德集團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帶來了顯著的優勢。凱德集團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其業務核心,致力於為業務所在地的環境和社會福祉作出貢獻,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經濟價值。集團在推動企業、利益相關方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與中國共成長。

我們在通常的概念里,普遍認為新加坡是一個重要的金融城市,也是國際金融中心,這正確但並不完全,新加坡的核心支柱產業除了金融服務以外,其高端製造,商品貿易,電子設備,石油化工和生物製藥等產業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新加坡現在的經濟奇蹟也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發達的堅實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