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兩國是歷史上的親密鄰居,也是彼此的重要貿易夥伴。近年來,兩國政府和商界加強了交流和合作,簽署了多項協議,為雙方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機遇。在全球經濟復甦和轉型的關鍵時期,新馬兩國應該抓住三大利好趨勢,深化跨境產業合作,同步推進經濟轉型,共同開拓東協市場,實現互惠共贏的目標。

圖源:雅虎
01 跨境產業合作:鞏固供應鏈安全
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的變化,讓企業意識到「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以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的方式,分散供應鏈風險,提高運營效率。新馬兩國在產業鏈、供應鏈和能源網上建立緊密聯繫,無疑是雙方的共贏之道,能確保戰略資源的安全、人力資源的穩定配置,鞏固兩國經濟的韌性。

圖源:雅虎
上個月,兩國達成共識,將攜手開發「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打造一個高增值、高技術、高環保的產業園區,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創新者,促進兩地的經濟互補和協同。這個經濟特區將涵蓋製造業、物流、金融、教育、醫療、旅遊等多個領域,為兩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合作平台,也為兩國人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和生活機會。
02 經濟同步轉型:提升價值鏈水平
如今,兩國都處於經濟轉型的攻堅期,面臨著逆全球化和數字化的挑戰和機遇。新加坡除了向跨國企業招商,也得建立本土企業實力。
本地中小企業如今創造近半的國內生產總值,去年政府提出的「2030年經濟願景」,將支持高潛能的中小企業向海外擴張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巨頭企業,馬來西亞無疑是首選市場,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企業也可以借新加坡這區域金融和貿易樞紐,更有效進軍國際市場,及引進經驗技術,往價值鏈上游攀升。

圖源:雅虎
上個月,總商會舉辦了「新馬中華總商會商務論壇」,近200名新馬商界領袖齊聚一堂,同時印尼中華總商會的商界領袖也受邀特來與會。在論壇上,新馬企業家分享了他們在數碼經濟、綠色經濟、清潔能源、鼓勵資源再循環、推出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創新和合作案例,展示了兩國在經濟轉型上的同步步伐和互相學習的態度。
03 東協黃金髮展期:共同開拓市場
東協預計將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不但人力充沛、市場巨大,更具潛力的,是其綠色經濟預計將增長至1萬億美元。新馬兩國作為東協的重要成員,應該加強合作,共同開拓這個富有前景的市場,為東協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去年,新加坡和砂拉越州政府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針對碳捕捉、碳信用等,進行政策交流和確認潛在項目;也和印尼達成了大型的低碳電力進口計劃。這些都是新馬兩國在綠色經濟領域的合作成果,也是對東協的負責任態度。在本次總商會舉辦的論壇,新馬企業家也積極探討了如何在不斷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上深化合作,為東協的綠色轉型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圖源:雅虎
新馬關係猶如孿生兄弟,既有歷史淵源又發展出各自的優勢。促進兩國經濟密切合作,既有利安全穩定,又能打造更大的經濟共同體,優化經濟資源運用和促進產業升級,並對外資產生更大吸引力。新馬兩家中華總商會都樂意攜手支持兩國政府的合作宏圖,例如針對柔新經濟特區,兩家商會將收集商界的建議和反饋,提呈政府作為參考。衷心期待新馬合作能為整個東協地區發揮互惠共贏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