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財:全球經濟環境已改變 我國須與時並進應對挑戰

昨天是五一勞動節,副總理黃循財表示進入后冠病時代,全球經濟前景沒有預期中明朗,我國也無法像大國一樣,提供大筆津貼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但黃循財承諾,他和第四代團隊將全力照顧工友,繼續同工運緊密合作,為國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黃循財:全球經濟環境已改變 我國須與時並進應對挑戰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全球經濟大環境已經改變,要應對挑戰,我國就必須抓緊機遇,讓自己更具競爭力和與時並進。 黃循財是在勞動節群眾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這點。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全球經濟大環境已經改變,要應對挑戰,我國就必須抓緊機遇,讓自己更具競爭力和與時並進。
黃循財在勞動節群眾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說,世界已經陷入困境且變得越來越危險,而我國正受到這些改變的影響,包括:一些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和藐視貿易規則;地緣政治改變了外商直接投資模式,一些國家傾向於在友好或鄰近國家設廠或獲得關鍵供應;發達經濟體撥出大筆津貼,提高自身的生產能力,尤其是在半導體、清潔能源等戰略性工業。
黃循財說,這些新挑戰意味著各國之間的競爭將更激烈。他舉例說,一些大國撥出大筆資金打造戰略性工業,德國就正在同晶片製造商英特爾磋商,提供總額達100億元的財務支持,在德國設立大型半導體生產設施。這筆款項是我國貿工部今年總預算的近兩倍。
副總理說,我國無法像一些國家那樣,提供巨額資金吸引外資,但我國可從其他方面提高競爭力。他說,冠病疫情進一步提高了我國作為可靠、值得信賴的商業樞紐的國際聲譽,我國必須抓緊這個機遇,讓我國更具競爭力和與時並進。
黃循財說,我國採取的策略包括:繼續投資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如正在興建的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和大士港口;同時深化我國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在我國占優勢的研究與開發領域。
他說,儘管烏雲密布,但我國絕不懼怕,也不泄氣。只要我國繼續發光發熱,就能吸引本區域的企業和投資者到我國紮根,國人和本地企業可以繼續到海外發展,我國也能繼續為全球做出有價值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