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ineering Good面薄)
作者 徐子瓊
去年底,紅螞蟻的鄰居筆記本電腦硬碟壞了,必須拿去維修,修理費至少1500新元,忍不住跟紅螞蟻大吐苦水。
紅螞蟻當時不禁想,本地那些手頭不那麼寬裕的民眾在電腦故障時,該怎麼辦?
上周末掃面簿時,突然掃到以下這則貼文,瞬間心蚶一暖。


本地慈善組織「工程向善」(Enginerring Good)與本地非營利藝術組織3pumpkin聯合開辦了一個「筆記本維修診所」,上周日(2月28日)在文禮區正式開幕。
兩個組織分工明確,3pumpkin負責各種協調與行政工作,「工程向善」的義工們則負責幫助弱勢群體修理那些有問題的筆記本電腦。
開幕當天,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也到場為義工加油。

李智陞(右二)與義工們。(Engineering Good面薄)
「營業」的第一天,義工們就收到了超過40個有問題的電腦,其中有些問題著實令他們哭笑不得。
比如,有些人會拿著電腦來詢問關於無線網絡WIFI連不上的問題。
原以為是很棘手的問題,豈料當那些志願者檢查了之後,發現問題其實只是一個開關問題,只得無奈告訴用戶:
「您這個筆記本是舊款的,需要手動按下這個按鈕才能連上WIFI。」
這還不是最令他們無語的。最無語的,要數那些出bug的電腦。
你以為這個bug是所謂的電腦系統漏洞嗎?不!才不是!是那些真正的昆蟲(bug)——整個筆記本電腦竟然被螞蟻侵占了!
雖然出現了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況,「工程向善」的義工們還是很用心為每一個筆記本電腦「治病」。與此同時,他們也教導那些有潛力的「電腦醫生們」如何修理電腦。

義工們在指導小朋友修理電腦。(Engineering Good面薄)
工程向善(Engineering Good)
成立於2014年的「工程向善」,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促進數碼能力愛心基金」所資助的第二個組織。
這個組織一直在為提高國人的數碼能力而努力,目標是運用科技來幫助本地弱勢群體,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該組織也經常舉辦活動來幫助殘疾人士。
「工程向善」曾舉辦至少10場「我們在乎你」工程破解工作坊(We Hack Care!),邀請公眾一起參與,為特需者改裝電腦設備。

(新明日報)
例如:幫助腦癱患者改裝滑鼠,讓患者只要拍打按鈕就能向電腦發出指示,讓他們能夠輕鬆使用電腦。
除了幫助特殊需要的群體,「工程向善」組織還曾在疫情期間將舊電腦翻新後,轉送給本地有需要的學生。

(Engineering Good面薄)
在病毒阻斷期間,本地有些學生雖然居家學習,卻因為家庭無法負擔得起電腦,而落後於其他學生。
「工程向善」組織於是在面薄發貼文收集舊電腦來送給這些有需要的學生。沒想到此舉反響十分熱烈,陸陸續續共收到2700台舊電腦!
原以為翻新舊電腦幫助學生只是一個短期項目,現在卻因為收到的電腦太多而成為該組織的長遠計劃。

(Engineering Good面薄)
「工程向善」的執行董事約翰(Johann)表示,本地大部分需要電腦來居家學習的學生目前已經收到電腦,剩下的那些筆記本電腦,將會被送到想學習電腦的年長人士手裡。
這也印證了他們的初心:
幫助國人,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跟上數碼時代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