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跌入無蓋溝渠受傷 若發生類似事故該怎麼做?

示意圖。(圖:CNA/Vanessa Lim)
上個月一名71歲女子跌入沒有溝蓋的溝渠,導致身體受傷,事後向荷蘭—武吉班讓市鎮理事會索賠超過3萬3000元。庭審已在9月19日結束,正等待判決。
若公眾遇到類似事故,跌入沒有溝蓋的溝渠受傷並想索賠時,該什麼做?律師接受新傳媒英語新聞網CNA訪問時表示,可能可以採取以下一些行動:
#看醫生獲證明
受訪律師表示,遇到這類情況首要步驟就是去看醫生,尋求醫療幫助並獲得相關報告。
王律師事務所(WongPartnership)處理專家和私人客戶糾紛及白領和執法實踐的Tang Shangwei 律師表示,索賠人應獲得一份醫療報告,詳細說明受傷程度,預後及是否需要任何後續治療。
Tembusu Law 副總監 Alyssa Mundo律師表示,尋求賠償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在過失侵權(tort of negligence)下進行索賠。
Advance Law 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Muhammad Razeen Sayed Majunoon則認為,到法院訴訟並非開始進行索賠的最佳方案。索賠人可請律師或自己嘗試寫信給相關當局或組織要求賠償。公共責任保險通常都會涵蓋這一類型情況。
#拍照記錄 證據存檔
Tang Shangwei律師表示,索賠人需做好記錄,保留準確的證據。其中包括將現場情況拍下以顯示溝渠的大小,及沒有溝蓋的面積有多大。
Tan Lee & Partners律師事務所合伙人Choo Yean Lin律師補充表示,索賠人也因保留所有求醫的收據,以及往返診所乘搭交通工具,和因受傷購買拐杖等輔助設備的支出收據。
Razeen律師則說,事故所導致的損失如手機損壞,收入損失也都應予以記錄。
#確定責任方
Tang Shangwei律師表示,接著就需確定責任方,即確認由誰負責管理、維護和保養溝渠。
責任方可包括管理代理人、清潔承包商及其它負責管理相關空間的承包商。
Razeen律師表示,一般來說,新加坡的溝渠都由公用事業局(PUB)負責,也有些情況是,業主或企業可能要為他們房產內的溝渠負責。
#通過律師聯繫責任方
Eugene Thuraisingam LLP合伙人黃舒旺(Suang Wijaya) 律師表示,索賠人可以先考慮通過律師信來聯繫對方。
「通過律師發信函與責任方聯繫,是希望探討是否可以庭外和解。」
#到哪個法庭進行訴訟?
黃舒旺律師表示,訴訟將根據索賠數額的多少,而在不同法院進行。
受訪律師表示,推事庭(Magistrate's Court)可判最高6萬元賠償金。地方法庭(District Court)則可判最高25萬元賠償。Razeen律師進一步表示,道路交通事故或因工業事故引起的索賠,地方法庭可判高達 50萬元賠償金。
受訪律師也表示,高等法庭則可判逾25萬元賠償。
賠償金額可根據兩種損害類別,即一般損害(如:疼痛,受苦和設施損失)和特殊損害(如:醫療,旅行和收入損失)計算。
Razeen律師表示,工傷賠償必須在發生事故後的一年內提出索賠;其他個人受傷賠償要在事故發生的三年內索賠。

提醒公眾小心滑倒的標誌。 (圖:iStock)
#成功率多高?
受訪律師表示,每個案件的成功率都不一樣,要視乎證據和情況而定。
Tang Shangwei律師表示,法庭將評估索賠人是否有義務承擔受傷的部分責任。
Razeen 律師說,如果索賠人存在疏忽,賠償金額可能減少。
Tang Shangwei補充表示,對於索賠人不利的因素可包括:事發地點是否放有安全措施或標誌、是否看到危險處,及索賠人是否應意識到危險。
法庭亦會考慮索賠人是否只要多加註意,就可避免事故發生。
據悉,曾有一名女子因落入沙井進行訴訟後,獲公用事業局賠償500萬。
Choo Yean Lin律師表示,大多數訴訟都是在調解期間私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