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者陳翰銘表示,目前沒有售賣印尼鮮雞烹煮的雞飯。(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不少受訪雞飯業者表示,多一活雞供應來源無疑是好事,但新加坡食客仍偏愛較軟的馬來西亞鮮雞,目前不會更換,但有業者表示會買幾隻來烹調「試味」進行實驗。
《新明日報》日前報道,新加坡食品局與公園局屬下的動物與獸醫事務組宣布,已批准印尼一家認證沒有禽流感的養雞場作為當地活雞的全新進口來源。
根據相關公司文告,首批活雞為2萬3000隻,來自公司旗下位於印尼民丹島的養雞場。這意味著新加坡不再是唯一的鮮雞供應來源處。
另一方面,雞飯業者陳翰銘受訪時表示,供應商目前暫未確定印尼鮮雞的價格,但他打算先行買兩三隻來進行「實驗」,綜合價格、肉質口感等因素來決定是否賣印尼鮮雞的雞飯。
「現在馬來西亞鮮雞的市價已穩定,對比印尼鮮雞的話,最主要還是看價格、體積及公斤。供應商目前還無法提供大量的印尼鮮雞,一切細節尚未確定,我們打算先自行買來試試肉質。」
另一家海南雞飯業者陳麗芳表示,20多年來都是使用馬來西亞的雞肉,從未嘗試印尼雞肉,得試過味道才能比較及決定。
麥士威熟食中心的海南雞飯攤主陳先生說:「印尼的雞肉比較硬,馬來西亞的比較軟,會更適合做成雞飯。」
他表示,曾用過巴西、阿根廷冰凍雞肉,認為雞肉水分不足,儘管印尼進口的是鮮雞,但若沒必要不會貿然更換,以免流失顧客。
印尼養雞場表示,將持續觀察市場需求,調整未來的出口量。
一家供應商回應《新明日報》提問時披露,首次出口了2萬3000千隻活雞,未來的出口數量將取決於市場需求。他們將活雞賣給新加坡的屠宰場,然後由屠宰場分發到新加坡全島,也透露首批活雞供應指定超市和網上零售商、濕巴剎和雞飯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