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加坡准證申請,狀況如何了

2021年05月24日   •   8萬次閱讀

疫情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對於很多人而言,疫情的存在,不光是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而是直接改變了他們的心態。

在新加坡,受疫情影響最深的,恐怕就要屬還沒拿到PR的外國人,各種焦慮似乎也越來越多了!

以前和家人的距離,就是幾小時的飛機航程,而現在……

現在回國要看望家人,雖然風險沒有高峰期這麼嚴峻,但「長時間的隔離、高昂的票價、繁瑣的手續」都成為了回家路上的阻礙。

以前,是買張機票,說回家就回家;現在光是隔離,來回就需耗時14+7天,有些地區甚至需要更長的隔離天數,來來回回少說要花費一個月。

大多數公司,都不願意給這麼長的假期。想讓爸媽過來新加坡,對於拿著工作準證的人而言,更不容易。

於是乎,很多人都只能乖乖待著入境隔離政策解除,或者疫苗通行證快快落地,可是這一等卻仿佛看不到盡頭。

准證政策連年收緊,讓人無法再安於現狀

這兩年,新加坡先是兩度調高EP和SP的薪資要求,將公司能夠僱傭的SP名額縮減。在各種福利上,政府都偏心PR和公民。

原以為自己在新加坡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生活,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對未來充滿著期待,現在才知道,這些你以為的安穩有時候甚至不堪一擊。

因為不知道下一秒面對的是什麼,政策會不會繼續調整,疫情會不會有變數,一切都是未知!

該回國的回國了,拿到PR的,可以正式邁入下一個篇章;唯有還在糾結回國還是堅持的, 才是內心最痛苦的。

許多人,內心也許並不是沒有想過回國,而是無法割捨與新加坡的維繫。

很多在新加坡打拚的華人,從國內漂洋過海來到這裡,讓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向這座城市靠近,這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而回國呢,或許又是另一種未知吧。

PR的各種福利

申請PR對於在新加坡奮鬥多年的小夥伴們來說,絕對是人生大事,也是支撐著許多外國人,在此生活下去的緣由。 PR在新加坡,不僅是一種很重要的身份認同,也是很多人生大事的通行證,有了這個身份,便能夠享受足夠多的福利。即使是眼下疫情當頭,對於PR也沒有那麼艱難。

養老福利 成為新加坡PR後,可享有各種政府醫療補貼和優惠,包括自動受到新加坡終身健保,類似於國內的醫保卡,可以通過公積金的醫療儲蓄戶頭,來支付公立或私立醫院的部分住院和手術費用,在醫療費用高昂的新加坡必不可少。

購房福利 只有成為PR後,才有資格在新加坡購買HDB,HDB是政府推出的福利性住房,價格便宜。 另外,沒有獲取PR身份,便只能考慮Condo(私人公寓),價格更高,而且需要繳納額外約15%的印花稅。不僅如此,外國人購房的房貸額度相比於PR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給爸媽申請簽證 成為PR後,可以幫親戚朋友申請簽證,包括Short Term Visit Pass和Long Term Visit Pass;也可以為配偶、21歲以下未婚子女申請永久居留權。 通過PR身份為他人申請短期簽證屬於擔保簽證,相較於遊客通過旅行社申請的普通旅遊簽證獲批更快。同時,還可以為父母和21歲以上未婚子女申請長期探訪准證,在疫情期間也可以方便家人前來團聚。

更容易進入政府學校 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學,教學質量優越,但學位非常緊缺,為了保障本地人的權利,政府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PR,之後才會擇優選擇國際生。 PR不會擔心沒有上學名額的問題,國家還會給優秀的學生,提供各類獎學金、補助金。另外,如果孩子是PR身份的話,從小學到大學的費用,一下就可以省下不少!

工作機遇更廣闊 擁有PR身份後,在新加坡的身份便不會受到用人公司的限制,可以隨意跳槽了。新加坡不少崗位只招PR和公民,這是因為新加坡政府對於每家公司PR和外國員工的人數比例是有要求的。 不僅如此,新加坡人力部還有專供PR找工作的網站,許多公司會在第一時間,將招聘信息發布到該網站,政府也會協助解決失業問題。

創業准證(Entrepass)

創業准證是由新加坡人力部及新加坡標新局共同籌劃的面向外國企業家的工作準證,吸引創新型人才及創業家。創業准證適合有技術專利,充足時間精力和願意在新加坡親自運營公司的,有能力獲取投資的創新型人才/企業家。

創業准證批准後,申請人才可以開始運作公司。

因此,只有準證獲批後,才需要申請人投入資金啟動公司運營。

申請人在新加坡打造自己的商業版圖的同時,創業准證還能幫助申請人實現全家三代移民,配偶和21歲以下子女可獲家屬准證,父母可獲長期探訪准證,可前往新加坡長期陪同居住。

就業准證(Employmentpass)

Employmentpass就業准證被簡稱為「EP」,是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外國籍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來新加坡就業而發出的一種工作準證。

EP持有人可以長期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及自由進出,而且若滿足一定條件,可以進一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

關於就業准證的通俗定義:如果申請者是持有公司股份,以公司股東身份申請就業准證,則被定義為自雇就業准證,申請者為公司老闆;若申請者不持有股東身份,只是以公司董事或僱傭的員工身份申請,則為普通的就業准證,申請者為公司員工。

以上兩種類型的准證並無任何差別,只是申請者在公司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因公司角色的不同,在申請永久居民時審批標準也會有差異。

總的來講,EntrePass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創業者在新加坡開辦和經營特定新業務,而EP則允許具有專業背景的外國人才在新加坡就業,加上新加坡整體政治局勢穩定,金融環境穩定,成為了近兩年全球高凈值客戶移民及合理規劃稅務居民身份的熱門選擇。

移民從來不是改變社會階層的方法,但它可以成為解決人生困難的鑰匙,讓自己的生活、財富擁有看得見的自主權,而擁有自主權對於蟄伏在大城市的中產們來說,才是獲得自由的第一步。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