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應對環境議題需考慮到對社會和經濟影響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表示,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議題時,也需要考慮到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權衡利弊和保持平衡。
傅海燕出席新加坡管理大學舉辦的首屆永續發展論壇時說,本地目前每天的用水量約為4億4000萬加侖,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增長,預計到了2065年,用水需求會增加近一倍。但是蓄水池和進口的水源是固定的,要滿足用水需求就必須增加新生水和淡化海水的供應。
「環境影響很重要,如果不對工業活動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就會造成污染,導致飲用水的供應的減少。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考慮經濟影響,我們就會缺水,我們就沒有水供安全,這將損害我們的經濟競爭力。」
傅海燕說,為了確保我國有足夠的資源來投資和維持水務設施,政府須要定期檢討水價,同時顧及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而相同的原則也適用在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