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財務自由對於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儘管部分人已經實現了經濟獨立,但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永遠無法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達到財務自由。這一現象揭示了社會中日益加劇的經濟壓力與挑戰。
1. 財務自由的挑戰:四成新加坡人感到遙不可及
根據綜合保險公司 Singlife 第二次金融自由指數調查,44% 的新加坡人認為他們永遠無法實現財務自由。主要原因包括收入不足、健康狀況的不確定性,以及工作不穩定。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新加坡人在實現財務獨立道路上的壓力。
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通貨膨脹、退休儲蓄不足以及醫療費用的擔憂最為嚴重。這些經濟壓力使得他們難以規劃長遠的財務目標,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實現財務自由的難度。
尤其是面對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新加坡人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擔憂。這種不確定性導致許多人選擇更為保守的財務策略,以應對不可預見的經濟挑戰。

來源:straitstimes
2. 生育與財務自由:子女養育成本的沉重負擔
調查顯示,44% 的新加坡人認為生孩子會減緩他們實現財務自由的速度。受訪者估計,撫養孩子到 21 歲的成本將超過 50 萬新元,這一巨大開銷使得許多人推遲或放棄生育計劃。
這種擔憂在55歲至64歲、擁有年幼子女的高收入家庭中尤為明顯。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使得許多人感到不堪重負,進一步拖慢了他們實現財務自由的步伐。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受訪者認為生育不會顯著影響他們的財務狀況。他們通常對自己的財務規劃更有信心,並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

來源:straitstimes
3. 財務規劃與自由的路徑:知易行難
調查還發現,55% 的新加坡人表示他們知道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剩下的 45% 仍然不確定,尤其是35至44歲之間的中年人和家庭月收入較低的女性。
為了達到財務自由,受訪者認為他們需要大約 612,000 新元的現金儲備。這一目標比2023年增加了8%,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即便如此,五分之四的受訪者仍計劃在 65 歲時退休,儘管他們面臨著如何籌集足夠資金的挑戰。
此外,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考慮在海外退休,以降低生活成本並享受更慢的生活節奏。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泰國等地成為了他們的首選退休目的地。

來源:8world
新加坡人對於實現財務自由的信心有所下降,反映了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種種挑戰。面對上升的生活成本和不確定的經濟前景,唯有制定並執行有效的財務策略,才能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
參考資料:
1. Close to half of Singapore residents say they will never achieve financial freedom: Poll,海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