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永久居留(PR)申請,是許多外籍人士融入該國的重要一步。然而,申請的標準並不完全公開,導致許多申請者在過程中遇到困難。
不過看完這些,你就會明白為何新加坡PR申請中介如此重要。

(圖源網絡)
01 新加坡PR申請的隱性規則與數據
新加坡政府並未公開詳細的PR申請標準、評估數據和通過基準,導致許多外籍申請者在準備申請材料時面臨困難。
儘管沒有公開的標準和數據,但各界普遍認為,申請人的潛在貢獻能力和穩定收入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此外,是否有家庭關係(如配偶是新加坡公民)、社會融入程度(例如是否在本地上學)以及申請人的品行等,也是評估中的關鍵因素。
這種模糊不清的評估標準意味著,許多申請者很難清楚了解自己的PR申請是否符合政府的標準。
因此,移民中介便成了許多人的「救命稻草」。他們通過長期積累的經驗和與政府部門的互動,逐漸摸索出一些「隱性規則」,幫助客戶規避申請過程中的風險。
雖然新加坡沒有完全公開PR申請的評估標準,但有些統計數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新加坡政府的「移民取向」。
根據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和《2024年人口簡報》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約有32,600人成功獲得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權,儘管申請人數持續上升,但批准的人數相對穩定,保持在這一水平。

(圖源聯合早報)
📍年均PR獲批人數:2019至2023年,每年大約32,600人獲得PR,比2014至2019年的31,100人略有上升,反映新加坡吸引高質量移民的能力增強。2020年疫情導致獲批人數降至27,470人,但2021年起經濟復甦,2023年獲批人數已回升至34,491人,接近疫情前水平。
📍年齡分布:2023年,31至40歲申請者占比最大(33.6%),21至30歲占29.2%,表明新加坡傾向接納年輕且有發展潛力的人群。
📍地區分布:東南亞申請者占比56.8%,中國等其他亞洲地區占35.8%,表明高凈值人群對新加坡移民需求持續增加。
02 為何中介的經驗如此寶貴?
在沒有公開透明評估標準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自己的PR申請有更高的成功率呢?移民中介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中介所掌握的政府隱性規則,通常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積累的:
1. 對材料準備的深入理解
儘管PR申請看似簡單,只需在官網填寫表格並提交相關材料,但實際上,準備一份完整的申請材料遠比想像中複雜。
移民中介通常擁有多年的經驗,了解哪些材料需要重點突出,哪些容易被忽視。比如,一些申請者可能在申請過程中未能提供清晰的出生證明、教育證明,或者因語言障礙而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職業背景和貢獻。而中介可以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指導,確保所有的材料都符合移民局的要求。
2. 對政府評估標準的精準把握
新加坡政府對PR申請的評估標準雖然未完全公開,但中介通常能通過長期的實踐,掌握一些關鍵的評估標準。
例如,新加坡移民局並未明確規定年齡限制,但經驗表明,31-40歲這一年齡段的專業人士往往更容易獲得批准,因為這一群體正處於職業生涯的黃金期,能夠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提供長期貢獻。而年齡較大的申請者,尤其是40歲以上的,獲批難度相對較高,就更需要縝密專業的規劃,而不是頭腦一熱直接申請。
3. 社會融入度和長期定居意圖
新加坡移民局非常重視申請人的社會融入程度和長期定居的意圖。對於大多數外國申請者來說,融入新加坡社會可能是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在語言、文化和社交網絡方面。
中介往往會幫助申請者通過參與義工活動、社區服務等方式,增加社會融入度,這也是移民局評估申請人是否有長期定居意圖的一個重要指標。

03 為何中國客戶更需要移民中介
那麼,究竟什麼人申請PR需要中介?
準確來說,對於一些剛來到新加坡、對社會系統不太熟悉的外籍人士來說,中介的幫助尤為重要。
新加坡的社會體系複雜,語言差異、文化差異以及對各種規定的不了解,可能讓外籍申請者在申請過程中遇到許多障礙。而中介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可以幫助客戶更順利地應對這些問題。
對於來自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申請者來說,由於文化和語言的相似,他們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幫助。
然而,對於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歐美等)的申請者而言,他們可能對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社會規則、申請流程等知之甚少。此時,中介的作用則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對於家庭結構複雜的申請者,中介能夠幫助他們梳理出最具優勢的申請材料,避免因為細節問題被拒絕。
此外,移民中介還可以幫助申請者了解哪些額外的「增值服務」可能會提升申請的成功率,而這些都需要中介擁有豐富的新加坡本地資源。
04 中介如何幫助客戶規避申請雷區?
儘管通過中介申請PR的費用可能是官方費用的20倍以上,但越來越多的申請者還是願意為此付費。
選擇中介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希望避免繁瑣的材料準備過程,並相信中介能提高申請的成功率。很多申請者往往難以識別或解決申請過程中繁瑣的材料問題,而經驗豐富的中介憑藉與移民局的互動,能夠幫助客戶規避潛在的風險,確保申請流程更加順利。

聲明:素材源自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