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學習的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這裡有很多與眾不同的設計,比如占地面積小巧的Z字型天橋、獨特的雙層扶手、以及室內垃圾槽等。當你真正體驗到它們所帶來的便利時,你可能會驚嘆這些設計是多麼貼心。今天小編就羅列了幾個新加坡的特色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01Z字天橋
新加坡這些彎彎曲曲的天橋設計是為了方便輪椅和嬰兒車通行,鼓勵殘障人士、樂齡人士和帶著孩子的媽媽們多出門走走。現在新加坡大部分這種Z字天橋旁邊都設有普通的直行樓梯,沒有特別需要的人可以選擇走直行樓梯。

02地鐵免觸碰閘門
新加坡地鐵站都設計了較為寬大的閘門。閘門上安裝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感應器,體障人士只需持具有識別技術的交通卡,或安裝特定的手機應用程式,便能在經過安裝感應器的閘門時,免觸碰扣除費用,輕鬆進出。

03雙層扶手
雙層扶手的巧妙設計讓使用者得以根據身高選擇合適的扶梯高度。高扶梯的設計適合成年人使用,而針對年幼的孩童而設的矮扶梯能夠確保他們在樓梯使用中的安全。

04雙層自行車架
新加坡鼓勵居民減少開車、多使用公共運輸或騎自行車以促進環保時,必然需要相應的設施支持。針對此需求,雙層自行車架的增加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架子的設計非常適合應對新加坡有限的土地資源,且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05遮雨走廊
新加坡的遮雨走廊(Shelter),不僅遮雨還遮陽,而且四通八達,地鐵站、巴士站基本都有Shelter一直連到住家。即使在新加坡經常下雨,人們也不常攜帶雨傘,因為有遮陽雨廊已足夠便利。
06多功能巴士站
在炎熱的戶外,新加坡巴士站配備了風扇,並且設計開關功能。乘客只需輕按一下開關,風扇就會持續運行15分鐘。這不僅緩解了等車時的酷熱感受,還具有環保意義。

07巴士上的USB充電頭
乘客能在部分公交車上利用內置的充電端,為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免費充電。而且為鼓勵乘客往車內移動,埠位置多數設在後車廂靠窗的座椅旁。車上的輪椅停放處也備有埠,方便行動不便人士使用。

08輪椅輕鬆上巴士
新加坡的巴士設計都可供輪椅乘客直接上下車。司機一旦發現有輪椅乘客,便會打開後門踏板,並協助推動輪椅上車。同樣,當輪椅乘客下車時,司機也會重複以上步驟,確保輪椅乘客安全下車。

09插座都有開關
新加坡的插座設計了一鍵式開關,打開開關即可供電,關閉開關則停止供電。這不僅可以省電省事,還可以有效防止小孩或寵物觸電的風險。

10全力打造舒適公廁
基本每個新加坡的公廁都配備廁紙、洗手液、擦手紙、烘手機、隔板以及廢棄衛生巾收集箱。濱海灣金沙購物商城廁所甚至可以運用智能科技探測人流與異味。

11家裡有垃圾槽
住在新加坡,人們可以從樓上直接扔垃圾,打掃衛生的阿姨可以直接從底部清理垃圾,運走垃圾。這是因為每個樓道都有一個隱蔽的垃圾通道,只要將垃圾扔到垃圾通道里,就能落到底部的垃圾箱裡。

12直飲水遍布全島
新加坡的大多數公共場所提供公共飲水機(water cooler)。飲水器裝有額外配件和過濾器,能降低自來水的溫度。新加坡四季如夏,這些飲水機放置在全島各地,不僅可以解渴,還有解暑的功效。

13老人保護區的蚯蚓路
老人保護區的道路中間設置了1-2米寬的草坪,道路變窄到只容一輛車通過。原本筆直的直線道路現在到處都是彎曲,變成了蚯蚓形,每隔40-50米設有減速帶,斑馬線的綠燈時間也被延長了幾十秒。

14隨處可見的豪華育嬰室
新加坡積極倡導生育,同時在育嬰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每座商場都設有設施完備的育嬰室,除了基本的尿布台、洗手池、椅子、飲水機和垃圾桶外,有些育嬰室還配備有喂奶間、舒適沙發、微波爐、兒童娛樂區以及尿布販賣機等。

15防內澇水渠
新加坡的絕大多數公路的一側,必是一條很大的排水溝,房前屋後也設計有排水渠,這些水渠和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統相連,保證了雨水能及時排出。
如果你有對新加坡留學和生活有任何想了解的問題,趕緊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關注公眾號,愛思教育有在新加坡學習工作居住數十年的資深老師為你答疑解惑,不僅可以推薦合適的院校,還能夠提供未來發展建議和工作道路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