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許多機場的客運量驟降,甚至停擺,然而,在2023年,隨著各國逐步恢復旅行,樟宜機場迎來了客運量的大幅反彈,達到了疫情前水平的86%,並超越了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亞太地區最繁忙的國際樞紐之一。

圖源:雅虎
01 樟宜機場2023年客運量數據一覽
根據機場運營商樟宜機場集團(CAG)1月2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約有5890萬乘客通過樟宜機場,反彈至Covid-19大流行之前的86%的交通水平,這也比2022年機場處理的3220萬乘客增加了83%。2019年,在疫情爆發之前,該機場的客運量為6830萬人次。
2023年約有328,000架次航班在樟宜機場起飛或降落。它在2019年處理了382,000個航班。2023年10月至12月期間,機場錄得1610萬人次的客運量,超過了疫情前水平的90%。
12月是樟宜機場一年中最繁忙的月份,有580萬乘客通過樟宜機場,這是2019年12月交通水平的91%。12月22日,聖誕節前的星期五,該機場創下了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有203,000名乘客通過其航站樓。12月,有30,400架次航班在樟宜機場降落或起飛。
02 樟宜機場2023年客運量的主要驅動因素

圖源:雅虎
CAG表示,該機場所連接的所有地區的客運量都從大流行前的水平健康恢復。與2019年相比,北美是增長最快的地區,超過25%。與此同時,歐洲、西南太平洋(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等太平洋島嶼)和南亞已接近全面復甦,2019年客運量反彈至90%以上。
與2022年相比,東北亞是2023年樟宜機場的主要地區,客運量比上一年增長了四倍多。CAG表示,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和新加坡之間的旅行增加,從2023年1月起,中國逐漸放鬆了對Covid-19的控制,新加坡後來成為中國首批允許其公民參加旅行團的國家之一。去年7月,中國恢復了對新加坡人的15天免簽證入境,從2024年初開始,新加坡和中國之間將推出為期30天的互助免簽證安排。
緊隨東北亞之後的是東南亞,2023年該機場的增長位居第二,比一年前增長了72%。樟宜機場2023年客運量排名前五的市場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和印度。
與2022年相比,在機場的前10大市場中,中國、日本和韓國增長最快,全年往返機場最繁忙的航線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泰國的曼谷、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登巴薩和菲律賓的馬尼拉。
03 樟宜機場2023年的其他亮點和挑戰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脹壓力下,樟宜機場的貨運量與2022年相比下降了6%。CAG航空樞紐和貨運發展執行副總裁Lim Ching Kiat先生指出,該機場已在2023年恢復了與10多個城市的連接,包括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日本沖繩,它還恢復了大流行前近90%的城市聯繫,使其成為2023年按座位容量計算的世界第五繁忙國際機場。
林先生補充說:「我們步入2024年,希望能夠完全恢復到樟宜機場在Covid-19之前的連通性和交通水平。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和行業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以應對任何挑戰,並為旅客提供安全、順暢和愉快的旅行體驗。」
2023年,機場還引進了三家客運航空公司,澳門航空於3月恢復了飛往澳門的航班,馬來西亞低成本航空公司螢火蟲於同月恢復飛往檳城的航班,印度尼西亞廉價航空公司TransNusa於11月開通了飛往雅加達的航班。
截至2024年1月,93家航空公司在樟宜機場運營每周超過6,700個定期航班,將新加坡與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的154個城市連接起來。與疫情爆發前的2020年1月相比,當時有100多家航空公司每周運營約7,400個定期航班,將新加坡與約50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連接起來。
04 樟宜機場2024年的展望和機遇
Sobie Aviation的獨立分析師Brendan Sobie指出,儘管樟宜機場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86%,但自2023年5月以來,它一直徘徊在90%左右,而該地區的其他主要機場一直在縮小差距。2023年第四季度,首爾仁川機場的交通量已恢復到Covid-19之前水平的92%,而第三季度為86%,相比之下,樟宜機場的客流量從第三季度的89%略微改善至第四季度的90%。
由於2024年樟宜機場的客運需求可能會減弱,運力也無法完全恢復,Sobie先生預測今年將恢復到Covid-19之前的水平95%。
樟宜機場要想保持其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就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以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和旅客的需求變化。
樟宜機場的第五航站樓項目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可以增加機場的容量和連通性,同時提升機場的智能化和可持續性水平,樟宜機場利用其在國際航空樞紐方面的優勢,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合作,尤其是與中國的航空市場,以促進雙邊的旅遊和貿易往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