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吃飯的筷子有人注意過嗎?知道裡面有二氧化硫嗎?
平常出去吃飯,或者在超市買筷子,想過你用的筷子是否健康嗎?
在當下,很多小夥伴會選擇使用一次性免洗竹筷,認為竹筷更加的健康,特別是很多在外面吃飯的小夥伴,由於新加坡生活節奏的問題,不洗碗已經成為常態,一次性用品應該是家常便飯...

而周末的時候,很多小夥伴也會在家裡來場小聚會,而免洗竹筷經常是常備裝備!
而這些即用即丟的竹筷經常都用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作為漂白劑,避免竹筷生長毒菌或害蟲,也能讓筷子更加的美觀。
然而,過量的二氧化硫會影響人類的呼吸系統,也容易和其他物質起化學反應後形成有害物體。對這些物體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或皮膚過敏。
所以,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就坐不住了,還專門做了一項調查!
今天小圈兒就和各位圈友侃侃筷子的一些小姿勢!說道一下調查結果

新加坡對竹筷內的二氧化硫分量沒有限制!
一項對餐桌要求甚嚴的新加坡,居然對筷子沒有要求,這小圈兒是真的沒有想到!
為此,只能消協出馬,並做了這樣一個調查,從鄰里的商店和超市購買20種免洗竹筷,結果發現——
二氧化硫最高的竹筷為每公斤364毫克,最低的每公斤只有7毫克。
具體:有7種介於每公斤300至364毫克之間、3種介於每公斤200至299毫克,以及5種介於每公斤100至199毫克。
這對身體有影響嗎?

消協參照了中國對筷子管控的規定:每公斤600毫克。
所以,新加坡商店和超市的筷子還是靠譜的!
不過,這次消協沒有到消化筷子最多的行業....
比如,非常受追捧的——
熟食中心或餐館...
餐飲業絕對是筷子大戶,而且很多食客也更願意使用一次性筷子...
會不會有點擔憂呢?

首先,竹筷子相對算是筷子群里價格最適中,經濟最實惠、安全最環保、經久又耐用的典範。
竹筷子又分為碳化竹筷和不碳化竹筷,前者顏色較淺,後者顏色較深。
碳化竹筷具有高穩定性的特點,是普通竹筷經高溫碳化工藝製作而成,遇熱不容易變形,且不容易發霉變質,是最適合長期使用的一種筷子。

當然,如果實在不放心,有個小竅門。
在外吃飯必須用一次竹筷的時候,可用開水先燙一下筷子表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表面殘留的二氧化硫和各種有害病菌的數量。
OK!
小筷子,大學問。
健康生活,防止病從口入!
想知道更多筷子的姿勢,給小圈兒點贊,下篇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