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暴力動亂,只是目前在全球遍地開花的群眾運動的一個縮影
2019年這個世界非但沒有從貿易摩擦和關稅戰爭中緩過來,反而進入了一個群眾運動高發的年代
我們隨便打開電視或是看看網上新聞,就很容易發現今年的暴力抗議特別多
從歐洲的法國,西班牙
到中東的伊朗,黎巴嫩,伊拉克
再到南美的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西,智利
這一國接一國如擊鼓傳花般的群眾運動,原因和目的當然各有不同,但卻有著一份類似的共同背景:
貧富差距、貪污腐敗、政治不公
年輕人在世界各國的抗議中都是主力軍,這些年輕人感覺到了國家的財富和機會與他們無關,他們對於未來喪失信心和希望
在一些國家,看起來是地鐵漲價3毛,或者汽油漲價,都足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在這些國家裡,根源的問題不在於漲個幾毛錢,而在於人民對於未來充滿絕望
2020年,我們看不到事情會好轉的跡象,2020或許會和2019年一樣,是一個動盪頻發的不安之年
在此背景下,各國政府如何加強對於社會管控,消弭社會分歧與年輕人不滿,就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新加坡,作為一個經濟強大的小國,就非常擔憂這種世界性的社會動盪和群眾運動會「傳染」到新加坡來
一個小國政府,之所以能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秘訣就在於四個字——居安思危
11月,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建黨65周年的黨慶大會上,新加坡總理,同時也是該黨秘書長的李顯龍,就不斷提到,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新加坡需格外小心應對各類「社會問題」
李顯龍發言是英文,稍作翻譯並整理,以" "表示
李顯龍說道:
"國際貿易和全球化正面臨巨大壓力,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出現了分裂情況
許多國家的政治體系,也出了嚴重的毛病
新加坡作為一個格外開放的國家,難免會受到國際趨勢的影響"
隨後李顯龍提到了香港:
"香港對新加坡的啟示——那是一個很大的警告
香港的高房價,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城市經濟難以為繼,年輕人陷入對於未來的絕望
香港的年輕人覺得,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學習和工作都沒用,已經沒有一條能通往更美好未來的路了
於是,陷入絕望後的年輕人,開始了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式的暴力抗議"
李顯龍在講話中明白警告台下的黨員們
你們不要覺得新加坡不會是香港
新加坡為什麼不會成為香港
如果我們做的不好,新加坡就會是下一個香港
現在國際上有一種聲音,就是香港持續不斷的抗爭,會讓香港失去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香港喪失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後,第一個受益的人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會逐步取代香港在亞洲的位置
但李顯龍對這個「香港亂,新加坡獲利」的想法,不以為然
李顯龍說:
"新加坡的情況和香港大不同
外面人看到的是新加坡能不能取代香港的地位
但作為執政者應該看到的是,新加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我們必須要問自己,香港的這種群體性社會焦慮,會在新加坡發生嗎?
香港這種社會嚴重分裂,會降臨到新加坡頭上嗎?
而我的回答是:
是,會的
如果我們不格外小心的話
香港式的抗爭正一個個出現在全世界許多國家中,這是一個執政者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風雨飄搖的時代
新加坡同樣無法倖免,我們也在不斷受到分裂勢力的影響
新加坡和世界全面接軌,新加坡比香港更全球化
但是,但是
香港的情況一旦發生在新加坡,就像香港的情況已經發生在世界很多國家一樣
而一旦發生在新加坡,那新加坡會比其他國家更快完蛋(原話是:Singapore will be finished)
因為新加坡太小,太脆弱了
新加坡一旦亂起來,那政府就無法管理新加坡,無法執行任何艱難的決定,更無法為國家的長遠利益規劃
國際社會對新加坡的信心將徹底崩毀,而國際對新加坡徹底失去信心,那麼新加坡也就會消失於國際舞台
所以我們絕不能讓香港的情況,發生在新加坡"
常年來,新加坡政府都一直在深入研究全球各地的群眾運動(與新加坡一黨獨大有關)
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危機催生社會危機,新加坡對於各國人民的群眾運動,總是高度關注
所以你會發現李顯龍的講話格外憂心忡忡
比起可能取代香港地位的喜悅,他更擔心自己黨的執政權力,會被類似的「人民群眾運動」給瓦解
尤其是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一旦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大規模的激烈群眾運動,新加坡總是高度警惕
因為新加坡和香港、台灣一樣,都是華人社會,所以更具參考價值
2014年-2019年,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太陽花反服貿),都先後爆發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
雖然香港和台灣的社會運動看起來是和政治有關,諸如爭取自由民主等
但在新加坡執政當局看來,台灣和香港這幾年激烈的群眾運動,其根源根本不是政治,根源還是在經濟
年輕人的普遍焦慮和對於未來的悲觀感受,全都和經濟脫不了關係
李顯龍說道:
"新加坡和香港、台灣,都是以華人為主的社會
我們以前還都是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台灣,香港,韓國),所以我們也都經歷過一段相似的快速成長的過程
但最近十幾年來(金融危機後),亞洲四小龍實際上已經分道揚鑣了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香港人最擔心什麼呢?
不用說,肯定是房子
年輕人沒有房子住,也買不起房子"
李顯龍講到這突然激動:
"香港年輕人根本沒有地方住,更不用說結婚生孩子了
香港年輕人擔心大陸的,不止是大陸的競爭
而是他們擔心大陸,龐大的大陸社會,可能完全掩蓋了香港的獨特性
台灣也一樣,台灣對於大陸的態度和香港很像
台灣過去十幾年來經濟確實出了問題,因為台灣經濟發展比較慢,年輕人要找工作,要提升自我價值卻出了問題
台灣有很多大學,也有很多優秀的大學生,但是大學生畢業以後去做自己不滿意的工作,那他能樂意嗎?
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的經濟在過去十幾年來,失去了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台灣要向大陸走近,又害怕走近大陸
台灣要擺脫大陸,想擺脫又擺脫不了
因為大陸的市場那麼大,吸引力也那麼大
台灣還想要讓外勞進來,可又害怕「外勞」影響社會
不讓外勞進來,經濟又停滯不前
所以台灣的年輕人就在這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環境中掙扎和抗爭
台灣缺乏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根據台灣媒體自己做的調查都在表明
台灣年輕人已經不相信,「努力就有未來」這句話了
過去台灣老一輩人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在年輕人身上已經很難看到了"
過去在民主國家,人民對經濟的不滿情緒,可以通過大選來發泄怒氣
但現在在很多民主國家裡,人民已經越來越不相信政治精英了,這也是目前民粹運動席捲全球所造成的
民粹,就是對於傳統政治人物的否定,百姓大眾更願意擁抱「非傳統型」的政治人物
像美國特朗普,英國詹森,巴西波索納羅,這些政治領袖無一例外,都是非傳統型的民粹領袖
老百姓更歡迎這樣的領袖
這些領袖之所以能上台,方法全都是通過炒作人民心底里的怨氣和不滿
操弄人民的不滿和憤怒,是獲取選票的最廉價方式
由此一來,這些新型民粹政治人物,就會把心思都放在政治遊戲上
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我推出什麼政策,讓人民獲取利益
而是我該再去煽動什麼,才能讓人民更憤怒,更積極的為我去投票站投票
煽動人民情緒,以此來獲取個人利益,這是一種最廉價,也最卑鄙無恥的行為
它除了製造更多對立,更多憤怒和更多不滿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憤怒的人民並不能因此獲利,而煽動情緒者則賺的盆滿缽滿
這是現在世界上「聰明人」的普遍玩法,你的死活和我有什麼關係?

為此,李顯龍在行動黨65周年黨慶大會上,鄭重警告台下的所有黨員:
"決不能讓這種人民大眾和政治精英相分裂的情況,在新加坡發生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必須始終是人民的政黨"
李顯龍多次公開支持香港警察,公開支持香港「止暴治亂」的行動
李顯龍恐懼新加坡成為下一個香港,但是我們反過來想,新加坡有什麼值得香港借鑑的地方嗎?
新加坡在政治上施行一黨獨大,但新加坡擁有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完善的公共組屋系統(80%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補助的公共組屋),真正解決了人民最關乎的住房問題,做到了「居者有其屋」的政治理念
此外新加坡還擁有非常完善的教育體制和對於弱勢群體的照顧關懷
如此一個能做到最大限度公平的社會體制,是新加坡即便是一黨獨大卻能夠政治穩定的基礎
那麼香港,為什麼不行呢?
答案很簡單,香港對於資本家管控的無能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就一目了然
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公布
新加坡GDP世界第36,中國香港第35
但是在世界百大富豪里,一個新加坡人都沒有
香港人卻有6人上榜,分別是
李嘉誠,28位,房地產(多元化)
李兆基,29位,房地產
李文達,63位,房地產
劉鑾雄,65位,房地產
鄺肖卿,78位,房地產
呂志和,82位,酒店博彩

另外中國台灣世界GDP排名22位,但全球100大富豪里,沒一個台灣人
韓國GDP世界排名11位,全球百大富豪里,僅有65位的三星創始人李健熙
香港資本家們何德何能,全球百大富豪占六個?
要說香港動亂的根源是什麼?
別扯民主自由,新加坡一黨獨大,為何不亂?
因為貧富差距才是動亂之源
港府和中央政府,對香港不是管得太多,恰恰相反,是管的太少
旁觀者清,包括新加坡總理在內的人都看的清香港真正的問題在於管控貧富差距的失敗
想必港府也必定看得清
只是,香港有魄力去解決嗎?
這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