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突然談起了在新加坡常見的野雞。

(尚達曼臉書)
圖片中的這隻雞有雄性紅原雞的特徵,灰色的腳,臉上與臀部都有白色斑點,身體上色彩明亮,是大自然的自然產物。由於公雞的尾巴呈弓形,色彩明亮,因此喜歡炫耀他們的尾巴。而母雞的尾巴較短,呈扇形。
這些放養的野雞被馬來人稱為 Ayam Hutan,意思為森林雞,而華人稱它們為原雞。

(圖源:Jasper Ong)
紅原雞是家養雞的祖先。它們並沒有完全失去飛行的能力,雖然只能短距離飛行,但可以飛到驚人的高度,但也很吵鬧。
物種多樣性
新加坡的雞十分吸引人。許多其實都是「混血兒」。去年,國家環境局與國立大學對本地自由放養的雞進行了基因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都是雜交品種。它們的基因交配複雜,從常見的家養品種到本地的紅原雞。
這隻公雞被發現於一片樹林之中,其實為了躲避捕食者,它們在夜晚都棲息於樹上。由於紅原雞的體重比家養雞相比,小了不少。為了生存,它們會儘量遠離人類。它們應該要在我們的森林和植被茂密的區域生存下來,成為新加坡物種多樣性的一部分, 所以,到底應該如何從外形上分辨普通的雞,和雞祖宗呢?請參考以下幾點:
1. 家雞的腳普遍是黃色的,

紅原雞的腳則是灰色。

(圖源:Nature Society)
2. 家雞有紅色的雞冠和肉垂,

(圖源:Eric Bronson)
但雌性紅原雞是沒有的。

(圖源:MeiLin Khoo)
3. 雄性紅原雞的尾巴根有一撮標誌性的白毛。

(圖源:Ng Seow Hwee)
這個是普通家雞沒有的。

(圖源:Wang XM)
在進化的過程中,野生紅原雞與家雞交配,生出了許多「血統不純正」的雞。有的有灰色的腳,卻沒有白色的尾羽;有些在尾部依稀有些白色,卻也不明顯。
所以,如果在新加坡你遇到了符合以上全部特徵的「雞」,也算是見證了8000歲的活化石呢,趕快拍照留念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