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西嶺小販中心有清潔工說,許多食客將用過的口罩丟在餐盤或托盤上,非常不衛生。
(新加坡8日訊)新冠病毒(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口罩大缺貨,公眾感嘆有錢買不到,有人卻將用過的口罩任意丟,有清潔工申訴,單單一個上午就可「回收」十來個用過的舊口罩,用來保護你我的口罩,恐也成了傳播病毒的媒介。
《聯合晚報》報導,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人民的個人衛生意識普遍上有所提高,包括在身體不適時戴口罩和勤洗手,但有前線服務員卻向該報反映,有人為了一時的方便,把用過的口罩亂亂丟,行徑沒有絲毫社會責任感,而且惹人厭。
在中部商場餐廳任職的服務員陳先生(30來歲,自僱人士)說,很多同行朋友在這段期間就親眼目睹許多提高傳播風險的陋習。
他描述,很多人戴的是一次性口罩,他們到餐廳或是熟食中心吃飯時會脫去口罩,一般用餐後就會換新的,舊口罩就隨意留在餐桌上。
他說,很多人只會戴口罩,對於如何處理用過的口罩卻完全不重視,甚至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常識。他們隨意將口罩放在桌上,很多時候更把接觸到嘴巴的那一面暴露在外,收拾桌子的服務生或清潔工很有可能觸碰到這些口罩,病毒就很可能傳播開來,其他人受感染的風險也相對提高。
陳先生說,他反映這個現象,目的不是要指責食客,而是希望大家能多注意衛生,避免病毒傳播給更多人。
針筒和占血跡紙巾丟桌上
服務員差點被刺中
有糖尿病患者把注射胰島素的針筒和占有血跡的紙巾丟桌上,服務員和洗碗員差一點被針頭刺中。
陳先生說,除了口罩亂丟,他在上周五(3月6日)傍晚7時左右,還差一點就被針刺中。
「當時,一對老夫妻到餐廳用餐,兩人離開時,把三坨紙巾留在餐桌上。我在清理餐桌時掀開紙巾,發現其中一坨紙巾里包著兩個針筒和染血的棉花。」
陳先生相信,這對老夫妻的其中一人患有糖尿病,需要在用餐之前打胰島素,他明白患病的辛苦,但不認同老夫妻的行為。
「針筒藏在一坨紙巾里,如果服務員或是洗碗員沒有發現,一把抓下去,是很可能被針頭刺傷的,這樣會傳播疾病,這很不衛生。」
口罩洗了晾起來
鄰居感到不安
有居民為了避免把細菌帶回家,進了電梯就把口罩丟裡頭,也有人「廢物利用」,將用過的口罩洗了晾起來,令鄰居感到不安。
日前有居民珍妮向STOMP網站申述,在碧山一帶的組屋發現有人將用過的口罩丟在電梯里。
珍妮說:「這些人不想把細菌帶回家,卻把它留在公共場所散播給別人,這是多麼自私的行為!」
也有民眾上傳一張張鄰居「晾」口罩的照片,有的直接掛在竹竿上,有些用吊衣架子夾起。使用過的口罩隨風飄搖,令左鄰右舍感到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