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實際感染率可能超過16%
根據新加坡官方數據計算,居住在宿舍的外籍工人中,約有六分之一感染了Covid-19,即現在客工宿舍感染率大概16%。但新加坡公共衛生專家指出,宿舍的真實感染率可能要高於這個數字。
他們補充說,如果這個數據是準確的,六分之一的感染率並不能讓客工群體產生免疫力。
截至周三,在32.3萬名工作人員中,共有52,425人感染。
新加坡國立大學Saw Swee Hock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亞歷克斯•庫克(Alex Cook)表示,在大多數國家中,「隱性」感染的數量(官方病例漏診的數量)可能比官方診斷病例的數量多5到10倍。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測試時結果為陰性的個人將來也可能會被感染,或者可能已從先前的感染中康復。
然而,庫克教授說,醫院和跨部門部門工作小組對宿舍疫情的密切監視,包括對每名工人進行檢查,意味著新加坡客工人群中的隱性感染少於其他地區的普通人群。知道真實感染率的唯一方法是進行大規模血清檢測。
其中包括少量采血並測試其是否有表明過去感染的抗體。
庫克教授說:「在獲得血清學研究結果之前,我們無法確定感染是否僅略高於52,000,接近已經鑑定出的幾乎所有病例,還是感染的數量是確診病例數字的四五倍。」
Saw Swee Hock公共衛生學院院長Teo Yik Ying教授說,鑒於大多數受感染的外國工人是無症狀或輕度症狀的,並且屬於一個總體上年輕健康的人群,因此這些感染者中的一些人甚至更有可能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導致宿舍病例漏報。
庫克教授說,要想在任何人群中實現群體免疫,大約一半的成員都需要被感染。就宿舍而言,鑒於人口密度高,每個宿舍的70%至80%被感染才會有這種效果。
02 群體免疫並不是解決方案
但群體免疫可能不是Covid-19的解決方案,因為病毒仍有可能發生再次感染,而且實現這種免疫將給一個國家帶來巨大代價。
庫克教授表示,許多人可能會受到嚴重感染或死亡,這引發了人們對這種策略的可行性的質疑。
Teo教授說令事態更加複雜的是, 也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病毒產生的抗體可以永久免疫病毒這一假設。
事實上,群體免疫一直是保護人群不受感染的方法之一。張志賢教授解釋說,這可以通過接觸和感染病毒,或接種疫苗來實現。
03 疫苗才是擺脫疫情的出路
許多國家得出結論,安全有效的疫苗才是擺脫Covid-19的出路。
「現實情況是,我們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不能實現群體免疫,這意味著國家需要繼續投資於所有必要的措施來確保人們免受病毒,同時允許他們繼續生活在儘可能接近程度的常態。「Teo教授說。
這將意味著如果出現確診病例,就必須把網撒得更廣,並對大量病例進行檢測隔離。
例如,衛生部周三晚間宣布,在一間已經檢測清零的宿舍發現一名新的確診病例,800年客工馬上被隔離。標明工作組反應非常迅速,隔離了所有可能進入工作的高危客工與受感染的客工的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