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洋理工大學9名研究生髮起了一項針對1,000人的免費健康檢測活動。通過人工智慧科技分析現場拍下的視網膜照片,為民眾計算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疾和肥胖等風險。

CTS團隊與設置在榜鵝的檢測站點
圖片來源:NTU twitter
這項社區遠程醫療服務(the Community Telehealth Service)由NTU李光前醫學院和跨學科研究生協力發起,引進韓國醫療初創公司Medi-Whale 提供的人工智慧科技,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結合血糖、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血壓的檢測,希望讓新加坡居民在社區內也能輕鬆快捷監測健康狀況。
NTU跨學科研究生周炳良是這項活動的發起人之一,據他觀察,COVID-19疫情導致許多居民因想避開人潮或往返醫院和診所的遠距離通勤,而拖延定期的健康檢查。

CTS團隊成員合影,圖片來源:NTU Facebook
「尤其是針對有健康問題的年長者,我們在構思如何利用社區現有的資源讓其健康檢測更加便利與安全。我們結合了市面上現有的可攜式醫療科技,包括能分析視網膜照片的人工智慧科技,以及可簡便與無痛安全測量血糖的方式,決定在民眾俱樂部等便利地點提供服務。」不過,他也強調檢測非診斷性,社區遠程醫療服務不能替代由專業醫生進行的身體檢查。
來自Medi-Whale的Lim博士補充說:「在韓國,這種社區級的健康篩查是老年人的首選,因為它減少了侵入性測試(如血液檢測),並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醫院諮詢,尤其是在當下防控流行病的期間。」

民眾掃描視網膜,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CTS團隊於從1月10日至2月28日在榜鵝21民眾俱樂部展開試點計劃,目標是先為1000名公眾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在得到居民反饋並與更多合作夥伴商討後,希望能讓社區遠程醫療服務成為永久性計劃且推廣至全島各地。
公眾須預先報名,報名自1月2日開始(目前預約名額已滿)。該項活動也遵守新加坡政府規定的安全管理措施。由於目前只設有一個檢測站,團隊一天可為24人進行檢測,一人的預定時段為20分鐘。居民將當場收到健康報告。現場的志願者為他們簡單解讀報告內容和點出須關注的健康事項。同時,結果也會發送到新加坡國家眼科中心由專家進行評估。

CTS團隊進行監測點維護
圖片來源:NTU twitter
學校研究生院院長李佩詩(Lee Pooi See)教授說:「南洋理工大學以我們的研究生為榮。我們全力支持南大的學生展開這樣有意義的活動,這是跨學科合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項由學生運營的計劃旨在幫助緩解新加坡醫療系統的部分壓力,同時也得到了淡馬錫基金會和國家青年委員會的支持。淡馬錫基金會捐贈了用於檢測的攤位,國家青年委員會的Young ChangeMakers則提供了捐款支持。
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楊涴凌(Yeo Wan Ling)也於10日到場了解檢測過程。她提到社區遠程醫療服務使老年人掌握疫情新常態下的數字技能,有助於那些抗拒數碼化或對科技不熟悉的年長者接受科技。
在試點成功之後,CTS團隊將與合作夥伴努力在其他中心地區設置更多的遠程健康監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