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考慮和探討發放虛擬銀行牌照的報道,近期成為不少媒體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據路透社消息,東南亞最大的移動出行平台Grab正躍躍欲試,準備進軍新加坡數字銀行領域。
相關報道指出,Grab已聘請諮詢公司為其進軍虛擬銀行業提供諮詢建議。一旦新加坡金管局決定開放數字虛擬銀行,有知情人士透露,Grab將會把虛擬銀行牌照的申請加速提上日程。
而此前有關Grab是否會進軍銀行業的相關內容,並未見諸報道。眼下,Grab方面對此也沒有給出回應。

新加坡金管局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允許沒有銀行背景或符合相關資質的實體進入數字銀行市場,預計金管局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做出決定。消息人士透露,金管局首批虛擬銀行牌照會發放2-3張。
香港早在今年年初,已經宣布發放虛擬銀行牌照,作為新加坡在亞洲金融市場的最有力競爭對手之一,香港在虛擬銀行開放方面暫時領先了新加坡一步。
分析普遍認為,擁有日本軟銀投資背景的Grab如果進入虛擬銀行這一領域,將會對新加坡本地以星展銀行、華僑銀行以及大華銀行為主的傳統銀行三分天下的局面構成衝擊。

對於Grab有意申請虛擬銀行牌照進入新加坡銀行業的目標舉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多位學者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各自評價和看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課程學術主任Johan Sulaeman副教授認為,目前共享出行企業從用戶數據當中獲取的利潤並不明顯,Grab先行涉足電子支付(Grabpay)就已經表明了其推動產品跨界銷售的雄心。
「獲得銀行牌照能讓Grab在創收和發掘潛在利潤的同時,提供更高價值的金融服務。」Sulaeman副教授說。
教授簡介
Johan SULAEMAN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金融系 助理教授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金融學博士
研究領域:地理因素對經濟決策和結果的影響、企業金融、共同基金和其他的機構投資者、股票分析師、勞動市場的歧視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主任盧耀群認為,Grab現在已經通過出行積累了強大的用戶關係實力和基礎,下一步向金融領域擴張,特別是對傳統銀行業發起挑戰,是很自然的一步。
盧耀群指出,Grab此舉不僅是新業務領域拓展需要,同時也可為自身公司內部金融服務,就像傳統的日本商業財團體系,其下設銀行同時也有助於促進體系內部公司現金流和融資等。
教授簡介
盧耀群 | Lawrence LOH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CGIO)主任
研究領域:公司治理、科技政策、戰略管理等

「Grab有很多合作機構和客戶,進軍數字銀行領域,很多交易可以通過內部結算完成,這有助於Grab獲取更多收益(或者節省很多成本),同時也可能提供更多服務。」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Nitin Pangarkar說,「不過,不知道在提供更多服務之外,Grab未來什麼時候會提高價格。
教授簡介
Nitin Pangarkar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MBA及NUS-HEC MBA雙學位課程 學術主任
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
研究領域:戰略夥伴、新興工業經濟體的企業國際化戰略、高效企業

艾格華(Sumit Agarwal)作為資深的金融學教授,則從風險控制的角度給出了分析。他說,「只要金管局對線上數字銀行的管理與線下傳統銀行保持一致,我不認為會發生巨大風險。比如,數字銀行會為客戶創建電子錢包,用戶可以把大量資金存儲在電子錢包內,Grab作為平台則可以用這部分資金來發放貸款。」
教授簡介
艾格華 | Sumit Agarwal
新加坡國立大學劉德光傑出講座教授
商學院金融系主任
美國·威廉康星大學經濟學博士
研究領域:房地產金融、行為金融學、家庭理財、金融法規等

「不過,一旦Grab宣布破產,可能會給存款人帶來風險,」艾格華(Sumit Agarwal)教授認為,新加坡金管局因此需要為這些存款提供保障。
事實上,作為東南亞近年來成長速度驚人的科技小巨頭,Grab早已從共享出行主業之外,拓展出多個維度的業務和產品。
僅就新加坡市場來看,外賣送餐、電子錢包、線上保險、快遞物流、視頻訂閱、電動滑板車等業務不斷納入到Grab的事業版圖之中,Grab對東南亞用戶生活領域的整合集納能力已經愈發凸顯。
下一步,Grab若能如願獲取新加坡虛擬銀行牌照,其金融在線產品與服務也會為新加坡銀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文:王彤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點擊圖片即可預覽

那個東南亞打車軟體Grab又開始賣保險了?嗯,是的!

東南亞出行平台與新加坡各銀行紛紛結盟

全線出擊,Grab不再滿足於做東南亞出行的老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