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或將靈活辦公立法?將最大限度擴充本地勞動力資源

2022年07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或將靈活辦公立法?

本地近八成僱主長期提供至少一種靈活工作安排,但求職者甚至是雇員可能並不清楚。

最優質的員工希望擁有最好的工作場所,其中一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在於協助他們實現工作與生活和諧,這是企業需要明白的一點。

尤其是冠病疫情帶動更多僱主實施不同形式的靈活工作安排,靈活工作制度有助員工平衡工作與生活。這麼做不僅有助公司吸引並留住人才,同時也為更多求職者敞開大門。

比如說自星展銀行去年二月開始實施永久性混合工作模式後,員工的滿意度持續上升。

銀行也推出新的網絡平台,猶如為用戶提供虛擬的職業導師,協助他們規劃培訓目標,更好地提升技能和進行再培訓。

當局也表示願意協助企業實施靈活工作安排,並採用勞資政標準。

當然這裡說的靈活工作安排不等於居家辦公,靈活工作安排指的是員工可以通過調整工作形式,與公司合作達致雙方的共同利益。

兼職、遠程辦公,以及職務分擔也屬於靈活的工作安排。

本地近八成僱主長期已提供至少一種靈活工作安排,但許多都沒有採納靈活工作安排勞資政標準,導致求職者甚至是公司員工,都不知道有這種靈活工作安排。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公司採用勞資政標準,將自己定位為不斷前進的首選僱主。」

勞資政的靈活工作安排標準於2017年推出,要求企業委任至少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負責提倡公司相關措施,並讓各部門主管接受培訓,以有效公平地評估員工的靈活工作安排申請。

企業必須協助員工了解他們能要求的靈活工作安排種類,包括通過員工網站、人力資源措施,或備忘錄傳達這些信息。採納這項標準的企業可在宣傳材料使用相關的勞資政標準標誌,在招聘時更有競爭力。

冠病疫情加深了人們對科技、平台經濟和遠程辦公的認識,這些經驗將影響未來的規劃,靈活工作安排則會幫助婦女和年長者重返職場,有可能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當人們逐漸習慣遠程辦公,並意識到在家工作不會導致生產力顯著下降時,靈活工作安排可能時未來發展的關鍵。

人力資源是新加坡唯一可以維持的自然資源,因此有必要在優化和部署人力方面,把握每一個機會改進。

「靈活工作安排是利用人們空閒時間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讓我們優化閒置的人力。」

本地婦女承擔了照料家庭的主要責任,有調查發現,如果有靈活工作安排,大約26萬名婦女具備回返工作隊伍的潛力;另外,還有12萬名65歲至69歲的年長者可以通過延遲退休和重新招聘,繼續做出貢獻。

兩者相加,就有近40萬人可以通過靈活工作安排重返工作隊伍,這將為我們的經濟和工商界提供額外的驅動力。

勞資政三方都支持靈活安排,目前所有員工都可以回返工作場所,對於這項安排的積極討論仍在進行中,希望能找出最佳的前進方向。

不過,有部分公司認為,讓員工回返工作場所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建立團隊默契,因此他們讓每一名員工在固定時間回返辦公室,但員工不用打卡下班。

回返辦公室的安排如果太自由,就有可能出現辦公室沒有其他人,無法進行有意義交流的情況。

如果要實施靈活工作安排,勞資政三方都很重要,如果任何一方認為能夠獨自解決問題,那麼勞資政的機制就會崩潰。勞資政三方機制仍然是應對未來困難的關鍵因素,三方有著共同的目標、使命和價值觀。

「我們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而且新加坡目前不會倉促針對居家辦公課題立法,否則將導致工作場所欠缺彈性,阻礙經濟復甦。

大部分僱主允許員工在家完成至少四分之一的工時,居家辦公預計也將更普及。在2020年,每四名員工當中,就有三人的公司以不同形式,允許員工遠程工作。

遠程辦公的時長會依企業和員工需求而異,人力部不加以追蹤。

應該就居家辦公倉促立法,因為這可能無意間導致工作場所缺乏彈性,阻礙經濟復甦。靈活的工作安排應該具包容性,不應局限居家辦公一項。

「重要的是採取全面的做法,協助員工有實際和靈活的工作安排。」

從2014年到2019年,提供至少一種靈活工作安排的僱主已從47%增至53%。

有些國家在推出相關法律後,雇員的工作靈活性是否因此顯著改善,結果也不一定,因為僱主也有權拒絕員工居家辦公的申請。

「立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案。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如何為僱主和雇員提供資源及指導原則,協助他們以實際、可持續的方式,落實居家辦公和靈活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