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推動社會採取實際行動 行動黨婦女團母親節活動聚焦看護者

2022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擔任行動黨婦女團主席的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說:「我們希望不論是個人或企業,都把自己看成一個推動者,無論是促進工作場所的公平、在辦公場所制定靈活工作安排、分擔家務責任,還是傾聽別人的心聲,大家都能盡一分力,給看護者更強有力的支持。」

丈夫10多年前因癌症離世後,張美貞獨自撐起養家重擔。為了讓有唐氏綜合徵的小兒子接受更好的特殊教育,她帶著孩子從馬來西亞到新加坡生活,一路走來不易,慶幸有熱心人的幫助。

已是我國永久居民的張美貞(52歲)目前在家經營家居用品生意,並將特需群體的手工藝轉化成產品,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張美貞說:「希望大家能給看護者多一點寬容,我們需要的不是同情,是同理心。」

人民行動黨婦女團今年的母親節活動主題聚焦在看護者,張美貞與另一名母親昨天受邀在職總中心的母親節活動上,訴說身為看護者的心聲。

張美貞有兩個兒子,分別為20歲與18歲。由於學歷不高,加上孩子的教育開銷大,她初到本地時倍感壓力。她特別感謝前僱主的體諒,在情況許可時讓她帶著幼子到公司上班。

看護者開創家居用品公司希望發展成社企幫助他人

她也慶幸遇到發掘兒子繪畫天分的教師,以及社會企業「新加坡時裝跑道」(Singapore Fashion Runway)的創辦人。這家社企以她兒子的作品推出產品。

張美貞說:「因為有他們的幫助,讓我更有動力和勇氣,我也因此希望能幫助其他人。」

她開創的家居用品公司就以幼子的名字命名,稱為「斯峻與朋友」(SiJun and friends)。她希望公司日後可發展成社企。

另一名母親雅絲敏(31歲)育有四名介於三個月大至九歲的子女,還得照顧她的祖母。為了照顧親人,她只好放棄工作,靠丈夫一個人賺錢養家。她感謝父親在經濟上給予幫助。

雅絲敏期待孩子再大一些,她就能有時間做點烘焙小生意,幫補家用也兼顧興趣。

也是行動黨婦女團主席的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昨天在活動上指出,今年的母親節別具意義。我國今年首次出台女性發展白皮書,未來10年將通過25個行動計劃提升女性發展,打造更包容的社會。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加大對看護者的支援。

楊莉明說,行動黨婦女團把今年的活動焦點放在看護者,就是希望推動整個社會採取實際行動。

「看護者無論性別,都有他們各自的需要、夢想和抱負。我們希望不論是個人或企業,都把自己看成一個推動者,無論是促進工作場所的公平、在辦公場所制定靈活工作安排、分擔家務責任,還是傾聽別人的心聲,大家都能盡一分力,給看護者更強有力的支持。」

母親節活動委員會主席、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祖安清心也說,大家應主動向有需要的家人、鄰居和朋友伸出援手,減輕他們的看護負擔,讓他們有喘息的空間。

行動黨婦女團與行動黨社區基金會今年為慈善團體籌集5萬元。

受惠團體包括新加坡讀寫障礙協會、家護基金樂齡活動中心、蒙福關愛—牛車水家庭服務中心、REACH家庭服務中心(碧山)以及Homeless Hearts of Singapore。

活動現場也舉辦市集,支持基督教女青年會、新加坡婦女組織理事會和Sewing Mums等婦女組織及社企的公益事業。

個案 楊莉明:母親的犧牲成就我的夢想

「母親那一代沒辦法完成自己的夢想,但她們希望我們有機會完成,所以願意犧牲自己,幫我們看孩子,讓我們去追求夢想。」

配合母親節,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54歲)和母親廖菊秋(80歲)日前接受《前線追蹤》電視節目訪問。楊莉明談及母親在她求學時期和組織家庭等不同人生階段對她的啟發和影響。

在楊莉明眼中,曾擔任女警的母親對她和兩個弟弟管教很嚴,但她從小就懂得體恤母親的辛苦,也將母親的教誨牢記在心,不敢亂來。 

廖菊秋說:「我認為孩子必須自己學習和成長,我會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例如他們做完功課,我會過目一下,沒有完成就不可以睡覺,還要罰站。」

懂事的楊莉明沒被母親懲罰,但她透露,曾在中三時高級數學不及格,還因打籃球經常往外跑,讓母親擔心。「我考試從來沒有不及格,所以不敢和媽媽說,怕她不讓我打籃球,但她還是發現了,並主動幫我安排補習老師。」

回憶母親為她做過最感動的一件事,育有三名子女的楊莉明說,自己有一次因懷孕嘔吐弄髒了廁所,但母親毫不介意,還幫她清理嘔吐物,讓她不禁感動落淚。

「因為初為人母,面對人生非常重大的轉捩點……但媽媽給我打了很大的強心針,很多時候她都對我說『不用怕,沒事的』。我身體不適時,也會多問幾句並安慰我。」

談到如何慶祝母親節,楊莉明說,家人一般會到她家裡聚會,而最難忘的是祖母還在世時,全家聚在一起搓捏客家算盤子的情景。

她感性地說:「小時候覺得搓算盤子很好玩,長大了感覺就不一樣,因為它成為一種回憶,能吃出過去生活的味道。即使外面能買到算盤子,但就是不一樣,因為我們希望感受到的不只是味道,還包括一種回憶。」

楊莉明母親分享算盤子食譜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左起)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母親廖菊秋和父親楊啟發烹煮傳統客家算盤子。(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根據楊莉明提供的網上食譜,她母親製作的算盤子大約會用到1公斤去皮的芋頭、400克木薯粉、半小匙鹽、200毫升滾水。

做法:

一、把芋頭去皮後、切成薄片再蒸熟,趁熱用叉壓成泥,篩入木薯粉和鹽並拌均。

二、慢慢加入熱開水(留少許備用),用筷子拌均,再用手揉成團,如果覺得粉團太干,才加入其餘的熱水揉成不粘手的粉團。粉團的軟硬度應該要軟中帶彈性。

三、把粉團分成八塊,用保鮮紙蓋起來,取出一部分揉成條狀,再切成小塊狀。把粉團搓成湯圓的形狀,再用食指按出凹洞。

四、把一鍋水燒開,放入算盤子,煮至浮起來,馬上撈起,倒入少許食油拌均,攤開待涼,避免算盤子粘黏在一起。

五、燒熱油鍋,加入調味料和其他配料如蒜頭、小紅蔥、豬肉碎、魷魚絲、蝦米和香菇等拌抄,最後倒入算盤子一起翻炒至稍微收汁即可。

個案 江蘇省崑山因疫情封控 女兒無法回鄉探望高齡父母

亞歷山大醫院高級護士經理楊秋平已約三年沒有回鄉探親,平時她每隔幾天就會通過視像與母親聯繫。(亞歷山大醫院提供)

來自中國的楊秋平已有三年多沒回鄉探望父母,近日家鄉崑山因冠病疫情而實施封控措施,她對身體較弱的高齡母親較為擔心。

亞歷山大醫院高級護士經理楊秋平(47歲)在19歲那年接受我國衛生部的獎學金,到新加坡修讀護理文憑課程。過去兩年多,她在冠病病房工作,目前負責支援門診和加護病房。

鄰近上海的江蘇崑山由於出現多起本土冠病確診病例,上月開始實行分區封控防疫措施,楊秋平父母的日常飲食必須由志願者遞送上門,甚至住在同一城市的妹妹也不能去探望他們。

楊秋平說:「73歲的母親患有風濕和一些老年疾病,我通常會郵寄藥膏等包裹給他們,如今也寄不過去。」

疫情前,楊秋平每年至少一次會在學校假期帶孩子回鄉探親。對她而言,生日、母親節和父親節等特別日子對凝聚和傳承家庭價值觀至關重要,而她長期生活在海外,多數時候只能通過視頻為父母送上祝福,因此感到十分內疚。

「以往的母親節等特別日子,妹妹都會幫忙買花和蛋糕給母親,並且帶母親出外用餐。但今年妹妹也無法探望母親,我們更加擔心,卻也束手無策。」

小兒子去年完成小六會考,楊秋平原本計劃帶三個孩子一起回崑山,也恰好能為父親慶祝70大壽,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

楊秋平透露,父親很早以前就期待可以熱鬧慶祝70歲生日。「我們也計劃回崑山待上一段時間,帶父母到國內多個地方遊山玩水。如今只能說非常可惜,也很遺憾。」

時隔三年, 24歲的裕廊社區醫院註冊護士陳矜穎(後排左)終於能在上個月返回馬來西亞砂拉越探親。 (受訪者提供)

個案 午夜下班暖心時刻 ——接到馬國媽媽來電

護士陳矜穎工作忙碌,有時值晚班要到將近午夜時分才能休息,而常常一到下班時刻,就會接到母親從馬來西亞打來的電話。

在冠病疫情期間,裕廊社區醫院註冊護士陳矜穎(24歲)有兩年多都無法回鄉探親。母親總是按她工作的時間表,在她深夜下班後打電話給她。雖然母女倆有時只是聊聊她們在玩的遊戲,「但我知道這是媽媽表達關懷和家人報平安的方式。」

陳矜穎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17歲到新加坡修讀護理文憑課程,2018年畢業後在裕廊社區醫院照顧需要康復護理的年長者。在疫情期間,她也幫忙照料黃廷方綜合醫院的冠病確診客工和年長者。

疫情前,陳矜穎每年都會回鄉三四次。每逢母親節,她便回去砂拉越探親,為父母下廚。疫情來襲,過去兩年的母親節,她只能上網訂購保養品和鮮花,郵寄給在檳城打工的母親。

上個月我國宣布重開新馬邊境後,陳矜穎立刻訂了機票返鄉,母親也選在同個時候從檳城回到砂拉越。

終於能跟家人團聚,最讓陳矜穎感動的是,母親堅持頂著大太陽出門采野菜,為她烹煮思念已久的家鄉菜。「當時真的感到非常幸福、很感動。」

由於剛在上個月回鄉,今年母親節,陳矜穎還是從新加坡為母親獻上祝福,不過隨著新馬邊境往來逐漸恢復正常,她相信母女二人很快就會再相聚。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6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4萬次閱讀
【GE2025】新總理效應 行動黨大勝 黃循財首次領軍受肯定
2025年05月04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大選,中國朋友問:工人黨支持者那麼多,為何打不過PAP?
2025年05月04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工人黨戰略「失准」? 辛苦耕耘的必爭之地直接拱手讓人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