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歸還地點和機制便民 消費者不介意對飲料付小額押金

示意圖。(圖:iStock)
消費者雖普遍不介意在購買飲料多付小額押金,卻希望回收空瓶和空罐的機制能夠「便民」,這除了能幫助他們取回押金,也能鼓勵民眾長期配合計劃。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昨天(2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宣布,消費者日後在購買瓶裝或罐裝飲料時,須支付小額押金,歸還容器後才能取回押金;這項計劃將涵蓋容量介於150到3000毫升的塑料和金屬容器。
咖啡店業主向《8視界新聞網》透露,計劃正式落實後,消費者料需要在購買飲料時多付押金,之後再通過一個販賣機歸還容器並取回押金,而消費者本身也可以將容器拿到攤位歸還給攤販。
希望攤販直接回收並歸回押金
編寫電腦程式的公眾陳文宇受訪時就表示,多付5分到1角的押金問題不大,且只有當咖啡店設有歸還器,或者可以直接讓攤販回收,他才會考慮歸還容器。
「如果歸還器只是設在某個地點,譬如民眾聯絡所,那我應該不會那麼做。」
另一名公眾陳先生則認為,喝完飲料後要到「多一個動作」到攤位歸還容器取回押金,相當麻煩。他指出,目前到咖啡店用餐已經需要自己歸還碗碟、托盤和飲料罐,因此照理來說,咖啡店應該可以從那裡直接回收容器。
如果還要到攤位或販賣機歸還容器,就會是額外的步驟,也可能會遇上攤販在忙的情況。
針對這點,有民眾建議咖啡店業者直接吸納這筆押金,以省下付押金和取回押金的步驟。但瓊僑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李家賦認為,由咖啡店業者吸收押金的做法「行不通」。他說:「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反正都沒有付押金,我為什麼要歸還容器?』如果有押金的話就不同。」
回收機設置費誰來付?
也有業者透露,不少細節目前還有待敲定,包括是否所有咖啡店都需添置販賣機回收容器、業者是否需出錢租或買下販賣機等。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主席洪寶興受訪時就透露,業者去年與有關當局進行了數場對話,業者也都提出了一些疑慮。他就擔心,如果遇上咖啡店繁忙時間,顧客紛紛前來歸還容器,就會形成兩個排隊隊伍,一個等買飲料,一個等歸還容器。
李家賦也說,現階段有在考慮讓所有咖啡店都設有一台販賣機,方便回收容器,不過他認為,有的咖啡店空間小,未必容得下機器,而且機器是業者出錢,還是有人提供,目前還不清楚。
他說,倘若需要業者買或租下販賣機的話,那業者就會把這筆費用轉加到貨價上,屆時飲料應該就會起價。
受訪業者也透露,計劃落實後,業者在進貨時,應該需要多支付押金費。
買整箱押金多少?
消費者也顧慮,計劃落實後,到超市等商店購買整箱飲料的話,是否也需為每個飲料容器多付押金,這將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公眾許紫萱說,她目前已經會收集容器並進行回收或循環使用;計劃落實後,她應該還是會買飲料,並且儘可能去歸還容器,以取回押金。
她認為,這是政府環保的方式,是一項好的措施,不過她也坦言,希望回收點能夠設置在方便一點的地方;如果必須到咖啡店排隊,那可能會影響她歸還容器的意願。
另外,陳先生也指出,之前超市曾設置販賣機供公眾回收飲料容器,不過他發現時常出現機器已滿,無法再投入容器的情況。因此他認為,若要落實這項計劃,也需顧慮到販賣機所能容納的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