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牽頭的「舊鞋新未來」公益活動所收到的舊鞋,遭踢爆有部分被轉運到印尼二手市場。(路透社)
作者 李國豪
2020年,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和美國化工公司陶氏化學(DOW)等公司推出一項「舊鞋新未來」(Others see an old shoe. We see the future)活動,號召國人捐贈舊鞋子。
相關機構會回收利用舊鞋的橡膠材料,用來建造跑道、健身場所、遊樂場等體育設施。
活動立意良善,但外媒路透社近日卻踢爆,部分舊鞋非但沒有如活動宗旨所述,成為建築材料,反而飄洋過海去了印度尼西亞,被當作二手鞋子售賣。
關鍵的破案線索是安裝在舊鞋裡的追蹤器。
去年,為了追查這些鞋子的流向,路透社在所捐出的11雙舊運動鞋鞋底暗藏藍牙追蹤器,並分散投進全島不同地點的指定回收箱。
結果發現,這11雙鞋子中,有10雙居然都被送到印尼。
其中,有三雙舊鞋分別出現在雅加達及峇淡島的商場和市集,四雙到了印尼極為偏遠的地方,還有三雙到了印尼就不再發出位置信號。
據路透社報道,記者回購其中三雙舊鞋的價格介於11新元至27新元。
唯一留在新加坡的那雙,最終也沒有成為建造運動設施的材料。
值得強調的是,上述11雙鞋子是在全島各收集點分散投遞,卻大部分都「殊途同歸」去到印尼。這中間肯定出現了很大的紕漏,舊鞋未如活動宣傳般成為回收材料,反倒成了某些商家的牟利商品。

「舊鞋新未來」的宣傳海報清楚說明舊鞋的橡膠會被磨成顆粒,作為跑道等運動設施的間建造材料。(新加坡體育理事會)
體理會等項目夥伴:對不起,我們錯了。
對此,「舊鞋新未來」的項目夥伴,包括牽頭的體理會、陶氏化學(Dow)、B.T. Sports、歐綠保-華與華(Alba WH)、迪卡儂(Decathlon)和渣打銀行前天(2月27日)發表聯合聲明道歉。
聲明說,他們在1月得知路透社的相關發現後,便立即展開調查。最終確認是歐綠保-華與華委任的分包商Yok Impex回收流程存在疏漏,導致收集到的舊鞋沒有拿去再循環。
聲明稱,Yok Impex獲委任到指定地點收集舊鞋回收桶,並在該公司設施分類舊鞋。
按既定流程,這些舊鞋在Yok Impex分類後,會送往歐綠保-華與華的貨倉登記和稱重,再轉至B.T. Sports設施將鞋子磨成可用作建築材料的顆粒。
但問題卻出在:除了「舊鞋新未來」的鞋子,Yok Impex同時也分類自己的物品,間中出現了混淆,可能導致一些鞋子被拿去轉賣,因此才會出現路透社捐出舊鞋,卻發現舊鞋被運到印尼轉賣的情況發生。
聲明還強調,舊鞋被轉賣的情況僅出現在Yok Impex的設施。

據路透社報道,裝上追蹤器的10雙鞋子是從Yok Impex被轉運至印尼。(路透社)
識人不明,然後呢?
至此,體理會等舊鞋項目夥伴的道歉聲明基本上摘要如下:
我們識人不明,我們找了Yok Impex這個分包商,它搞砸了,但舊鞋被拿去轉賣的事情只發生在Yok Impex而已哦!
但後續要如何處置,「舊鞋新未來」項目夥伴僅強調,接下來不會再與Yok Impex續約,也已停止把回收桶送往後者的設施。他們會吸取教訓,改善流程。
但除了不再續約,是否通報執法當局介入調查,要如何改善流程,例如讓外界更清楚舊鞋的去向,詳細披露活動收了多少舊鞋,又有哪個跑道或遊樂場用了這些鞋子作為材料?
聲明沒有透露進一步資訊。
此外,路透社的調查顯示,11雙投遞在全島不同回收桶的舊鞋,有10雙都到了Yok Impex手中。
這難免令人聯想,整個活動回收的舊鞋,是否大部分都由Yok Impex經手?
「舊鞋被轉賣只發生在Yok Impex」的說法,會不會過於輕描淡寫,避重就輕?
無論是要堵住悠悠之口,或情況確實如此,項目夥伴都應交代,在整個紕漏過程中,有多少民眾捐出的鞋子被拿來轉賣牟利?否則無限的猜測及公眾對舊鞋活動的持續質疑,都有可能最終反噬整個公益活動接下來的名聲與成效。
此外,根據路透社報道,Yok Impex物流經理Tony Tan一開始還辯稱該公司並未將「舊鞋新未來」項目回收的舊鞋子轉出口至印尼,只說舊鞋與其他準備運送到印尼的鞋子搞混「是有可能的」。
但這「搞混」的程度,未免大到令人匪夷所思,除了停止續約,難道真的無需進一步調查內情是否單純嗎?

峇淡島一家鞋店堆滿了上頭印著「Yok Impex」,裡頭裝著舊鞋的袋子。(路透社)
公益活動最忌善款或物資所託非人,說一套做一套。
「舊鞋新未來」活動全稱為「別人看到的是一雙舊鞋,但我們看到是未來」(Others see an old shoe. We see the future),如今看來格外諷刺,裡頭說的「未來」,竟變相成了部分商家眼中的財源滾滾來。
一旦真心換了絕情,公眾的信心將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
是外包廠商出包,真有不肖人士藉以牟利也罷,將整個紕漏過程調查清楚,透明公開多少舊鞋因此而無法成為運動設施的「一分子,才是直面錯誤的正確方式。
要挽回真心換絕情而受傷的人,就得用更多的真心以待。
